第二百二十四章 黑熊有求,浮屠山现(2 / 2)
那头浑身漆黑的大熊,憨态可掬,被自家那孙儿姜潮当坐骑,横在山涧边耀武扬威。
在旁人看来,那熊精或是通了几分灵性,仗着蛮力不知轻重。
可姜义心里却清楚。
莫姜钦,便是将姜家一门老绑在一处,怕也不够那黑熊精一掌之威。
以钦儿那点道行,何德何能,能帮得上那等大妖的忙?
念头至此,姜义抬眼。
“那黑熊,”他声如砺石,缓缓道,“找他何事?”
这话下,姜亮心头一松。
他那道魂影似也安稳了几分,不再像先前那般轻颤欲散。
“钦儿,那黑熊请他帮个忙……”
姜亮顿了顿,才接着往下道:
“让他帮着,捉些成了气候的蝗虫。”
“蝗虫?”姜义眉头一挑。
“是。”姜亮低声道,“黑熊言明,道行越高越好,最好是那种已开灵智、能通人言的。”
“是,于它有天大的用处。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这话一出,姜义那抹沉郁的神色,果然被讶色冲淡了几分。
他指尖微微一顿,眼神有了片刻游移。
蝗灾闹得天下不宁,那鹰愁涧里头的大妖,竟还要主动去寻蝗?
这事,听着委实有些古怪。
“他们那边,没有闹蝗虫么?”
姜义问得直白。
姜亮摇了摇头,那魂影也跟着微微一晃。
“不曾有。”
“这些年,地龙翻身也罢,蝗灾肆虐也罢,皆在南瞻部洲境内折腾。”
“鹰愁涧那头,不知是不是隔着万重大山,倒反是风平浪静得很。”
姜义静静听着,眉心的褶子一点点拧紧。
虽不全明白,但心里也隐隐有了几分底。
南瞻部洲,有九天荡魔祖师坐镇。
稍有些道行的妖魔,皆知此地规矩,轻易不敢越雷池一步。
以那黑熊的修为与心性,自是不会犯这般忌讳。
想到此处,姜义心头那层迷雾,非但未散,反倒愈积愈浓。
那玄蝗子,号称万蝗之主,驱使亿万蝗虫破土横行,搅得天下如临末劫。
照理,这般天翻地覆的阵仗,早该惊动那位祖师才是。
可如今,山河俱震,日夜不安。
那位高坐九霄的荡魔祖师,却依旧静若无闻,未见半点动静。
是因为这些浮上地面的蝗虫道行尚浅,入不了那位祖师的法眼?
还是……
这背后另藏玄机,不便轻动?
姜义眉间的纹路一深一浅。
思绪纷纭,千头万绪,却终究拢不出个理来。
不过,他心里也明白。
这等神仙人物的心思,凡人猜不得,也不必去猜。
当务之急,还是眼前的事。
他略一沉吟,声音低缓而沉稳地问:
“钦儿可曾问过,那黑熊寻这些蝗虫,究竟作何用处?”
这话一出,姜亮微一苦笑。
“自然是问过的。”
“可那头黑熊精,嘴巴严得很,半句实话也不肯透,只是一味往钦儿手里塞东西。”
他顿了顿,似也觉得那场面有些荒唐。
“什么九千九百年的山参,什么暖玉的石髓……都是些寻常人一辈子也难见的天材地宝,就这么一股脑地往外掏,只求钦儿点头应下。”
到此处,他神色渐敛,语气也沉了几分。
“也正因如此,钦儿心里才觉不对,这事恐怕非同可,他自个儿不敢做主,便让我回来请您定夺。”
晨风淡起,带着一股洗过山林的凉意。
姜义负手而立,衣袖微动,心思却早已转了数回。
此事透着蹊跷,那黑熊精所图非。
若真与那蝗灾扯上干系,恐怕背后还有更深的水。
与其瞎猜,不若索性探上一探。
念头一定,他转头望向身侧那缕虚影,神色收敛,声线沉稳:
“你即刻再走一趟鹰愁涧。”
“让钦儿转告那头黑熊精,我手中,恰有一只通了人性、能口吐人言的蝗虫,世所罕见。”
“若他真有求,须先明言用途,我再思量这桩交易是否可做。”
话声一,院中风声似乎都止了半瞬。
姜亮微怔,那道魂影上五官虽淡,却也能看出满脸错愕。
“爹,咱家……还有这等宝贝?”
姜义不答,只淡淡地抬眼看了他一眼。
那一眼不重,却让姜亮的魂体陡然一滞。
他连忙俯身称“是”,声音都低了几分。
话未完,魂影便轻轻一晃,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晨光未干的空气里。
送走儿,姜义转身去了祠堂。
依旧是每日的讲经。
晨光从格窗斜照进来,尘埃在光影里轻轻浮动。
声音平缓而沉静,卷轴摊开在青石案上,香烟袅袅,一如往常。
直至那尊青铜香炉里的香灰,忽地微微一旋。
一缕淡得几乎要散的青烟,从香灰中升起,旋即化作了姜亮的魂影。
姜义的讲声,就在那一瞬止住。
他将书卷合上,神色不变,只抬手朝前方两个孩童轻轻一挥。
“今日,便讲到此处。”
姜潮与刘承铭如蒙大赦,连书都顾不得卷,呼啦一声跑了出去,带起一阵细风。
金秀儿则懂事得多,先朝姜义与姜亮深深一礼,未多言一句,便转身退了出去。
临出门,还极有眼色地,轻手轻脚,将那扇厚重的祠堂木门掩上。
“吱呀”一声轻响,厚重的木门缓缓阖上,堂中登时静了。
香火氤氲,缭缭绕绕,几缕青烟在半空浮沉不定。
偌大的祠堂里,只余姜义与姜亮父子二人,一实一虚,俱立于香烟之下。
姜亮那道魂影微微上前,神色凝重,低声道:
“钦儿已将爹爹之言,原封不动转告了那头黑熊。”
“那黑熊一听咱家有那等开了灵智的蝗虫,果然兴奋得很,只是……”
他话音一顿,神情微现古怪,魂影都似晃了几分。
“只是他话里话外的意思,颇有些蹊跷。”
“他……他也不知,这蝗虫究竟是要来作甚。”
姜义闻言,眉心微微一蹙。
自己都不知用途,却肯拿出那般珍稀的天材地宝来换?
这买卖,做得太干脆,反倒让人心里发毛。
堂中香烟微旋,光影忽暗忽明。
姜亮抬眼望了父亲一眼,见他神色愈发深沉,哪敢停顿,连忙续道:
“钦儿见那黑熊言辞支吾,便按着爹爹的吩咐,紧追不放。”
“那黑熊被逼得急了,这才道了实情。”
他话到此处,声音自觉压低,像是在传一桩不该在人间泄露的秘闻。
“他,自己也是受人所托。”
“托他的,是鹰愁涧再往西千余里外,一处名为‘浮屠山’的所在,那山中,住着一位老神仙。”
姜义听得浮屠山三字,眉头微挑,却未多语。
姜亮接着道:
“黑熊,他早知那山中藏有高人,曾去叩拜过许多次,皆不得见。”
“可这回,只是路过山脚,那位老神仙竟主动现了身,托他做这一桩事。”
“黑熊自觉天缘降头,不敢怠慢。”
“可他又不敢擅入南瞻部洲,这才想着四处托人,捉些有道行的蝗虫,好去那位老神仙面前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