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沈家家规(2 / 2)
从前,杨氏可以把她扔到农庄不管不顾,今日自然也可以。
别以为有了永平侯夫人作靠山,就可以在府里横行无忌。
听话听音,碧梧院的丫鬟们自然听沈云琳的指示做事,早有人殷勤地取来厚厚的软垫,可还未将软垫铺在杨氏面前,便被沈云琳狠狠剜了一眼。
小丫鬟瑟缩一下,赶紧拖着垫子退到了一边。
沈云珂不由得哂笑。
虽说各地风俗不同,但就她重生这几个月所知,在最重礼仪的东离国,晚辈需要向长辈行跪拜大礼的时候也是不多的,大多在过年讨红包或是长辈过生日拜寿时,图个喜庆吉利,像这种庶子女拜见继母,如她方才那样福一福即可,
而沈云琳对她一而再再而三诸多挑剔,是摆明要在礼和孝字上压她一头。
杨氏仿佛未曾听到沈云琳在说些什么,就着手中的茶盏低头喝茶。
沈云珂看在眼里,朝着沈云琳微微一笑,“多谢六妹妹提醒。”
她出身宫廷,自小接受最严格的教养嬷嬷的教导,在礼仪上从来不会让人挑出任何错处。
她上前几步,衣不带风,稳稳地跪在打磨得光可鉴人的地砖上,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头。
杨氏这才擡起头来,面色沉肃,像是才看到沈云珂一般,开始了冗长的家训。
薄薄的棉裤抵挡不住膝盖下传来的阵阵坚寒,虽说屋里拢了炭盆,可地砖上仍是凉凉的,跪久了,阵阵寒气如冰凉的蛇钻入骨髓。
沈云珂跪在地上,身姿笔挺,面带微笑。
听着杨氏终于说完了沈家家规,“好了,既然回了家,以后和姊妹们一道读书做针线说笑,大家闺秀的礼仪也要学起来,省得别人说沈家的女儿像野小子似的,没教养。”
说她像野小子,便是针对她与人贩子周旋,向路过的永平侯夫人求救一事,当时,永平侯夫人周氏说起她的所作所为,杨氏好一番瞠目结舌。
这样粗鲁彪悍,哪里有半点大家闺秀的影子?
若是这番作为传扬出去,沈家的女儿们怕是都要有所影响了。
好在这里是清河县,除了周氏,大约是没有人能把这些言语传到京城名门贵妇的圈子里了。
由此,她看着周氏的目光,仿如冒着一团火般,要把人生生地灼出一个洞来。
杨氏终于说累了,她也该起了。
正当大伙儿以为沈云珂会迫不及待地站起来时,她又弯身,磕了一个头。
“多谢母亲的教诲,让女儿乍然明白了许多道理。”沈云珂挺直腰背,目光直视着杨氏,杨氏素无贤德之名,打理着沈府偌大的后院,经常会传出一些诸如嫡庶不公、欺负妯娌、虐打下人的传言,是以,在杨氏面前,她根本不需要配合她演一出谦恭贤良的戏,有的,只是据理力争。
有些事可以低头,但有些事必须寸步不让。
这是在拆皮剥骨的深宅大院里生存的不二法则。
“母亲方才说,女子要端庄谦和,对上,以孝字为重,对下,要宽严并济,女儿深以为然。”
没错,这都是她方才说过的。
杨氏虽然不明白沈云珂的用意,却也还是点了点头。
见杨氏赞同,沈云珂似乎显得很高兴,大着胆子继续说道:“比如说像吴嬷嬷,背主弃义、胆大妄为,居然敢拐卖了小主子,实在是心如蛇蝎,黑肠烂肝,这样的人若不严惩,将来如果旁人有样学样那还得了?主子们的安危都没有保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