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烛龙记(2 / 2)
黑蛟爬起来,恶狠狠地瞪了烛龙一眼,又看了看陈景初,说:“今日算你们运气好,来日我还会回来的!”说完,就顺着黑水退了出去。
黑蛟走后,烛龙瘫在地上,脖子上还流着血。陈景初赶紧跑过去,从怀里掏出布条,想给烛龙包扎。烛龙摇摇头:“多谢你,小秀才。若不是你,我今日怕是要栽在这里。”
“神龙客气了,”陈景初说,“您守护织金县,晚生理应帮忙。只是那黑蛟还会回来,您怎么办?”
烛龙叹了口气:“我老了,怕是守不了多久了。这山里的水脉,还得靠你们凡人来护。”
陈景初想了想,说:“晚生有个主意。我回去后,告诉县里的人,让大家在洞口修座庙,日日供奉您,再组织些青壮,在洞口守着,若是黑蛟再来,大家一起对付它。”
烛龙点点头:“也好。只是你们凡人力量小,得想个长久的法子。”它顿了顿,又说:“我这眼睛,是千年的火种所化,能镇住水脉。我把一只眼睛取下来,嵌在洞口的石头上,这样一来,黑蛟就不敢轻易靠近了。”
陈景初忙说:“神龙,取眼睛会疼的,您还是别……”
“无妨,”烛龙打断他,“只要能护着织金县,这点疼算什么。”说完,它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再睁开时,左眼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一个空洞。而地上,多了一颗拳头大的珠子,珠子里泛着红光,像个小太阳。
烛龙把珠子递给陈景初:“把它嵌在洞口最高的石头上,以后,这颗珠子就叫‘定海神珠’。”
陈景初接过珠子,心里又感动又难过,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他小心翼翼地把珠子揣好,对烛龙说:“神龙放心,晚生一定办好。日后,织金县的人都会记得您的恩情。”
烛龙笑了笑,眼睛里的红光又亮了些:“去吧,小秀才。记得常来看看我。”
陈景初点点头,朝着烛龙磕了三个头,然后顺着原路往洞外走。出了洞,他立刻去县衙,把洞里的事告诉了县官。县官也是个爱民的好官,当即下令,组织百姓在洞口修庙,又让人把“定海神珠”嵌在洞口的石头上。
百姓们听说有烛龙守护县城,都很感激,纷纷来帮忙修庙。没几个月,一座青砖黛瓦的庙就修好了,庙里还塑了烛龙的像,日日有人来烧香供奉。而那颗“定海神珠”,在夜里会发出红光,照得洞口亮堂堂的,黑蛟再也没来过。
陈景初也时常去洞里看烛龙,给它带些吃的,陪它说话。烛龙的身体渐渐恢复,只是左眼再也长不回来了。
后来,陈景初考取了功名,去了外地做官。临走前,他特意去洞里跟烛龙告别,烛龙说:“你是个好官,要多为百姓做事。织金县有我,你放心。”
陈景初点点头,又磕了三个头,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再后来,织金县的人代代相传着烛龙的故事,“打鸡洞”也改名叫了“织金洞”。有人说,在月圆之夜,还能看见烛龙在洞里盘旋,眼睛里的红光映着洞顶的钟乳石,好看得像仙境。而那颗“定海神珠”,至今还嵌在洞口的石头上,守护着织金县的水脉,也守护着一代又一代的织金百姓。
直到今天,如果你去织金洞游玩,还能看到洞口那块嵌着红光的石头,老人们会指着石头告诉你:“那是烛龙的眼睛,是它在守护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