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竹下私语碧流莹(一)(1 / 2)
认识向秀的过程接下来待我慢慢道来,或许是因初遇时双方的态度问题,以至于之后谈天回忆起来,一直还觉得彼时双方对不上盘。
一日,早晨。
我倚坐在竹屋左边的竹林里弹琴,风正好,碧竹枝叶随风婆娑,他自竹林前经过,行走之间声息很小,我却听出来那是鞋子摩擦竹叶和地面的声音。
这片竹林,很少有人来拜访,来的这位是谁?想来必定不会是来寻我的,我手上也不停歇,继续弹着。
他穿过竹林,径直走到竹屋门前,也不敲门,直接走了进去。
约莫过了几曲的时间,人还是没有出来。嗯,今日叔夜去了竹林后的山里寻找草药,不在屋内,这人莫非是旧识,所以没见着叔夜就在屋内等候着?
既是旧识,那就不理了,我继续抚琴,与竹林同享风拂万物的润泽。到了每日固定时间,我回到屋内,只见他坐在八仙桌旁看书,一本养生方面的书籍。
他看得很仔细,很久才翻一页,似乎是要把书上的每一个字都牢牢记在脑海里。我站在一旁,他只当旁若无人。
我看着他,再望向厨房,午饭要不要把他的那一份也做了?思考良久,最后还是决定做他那份。
把做好的饭菜端到桌上,碗筷摆他面前,我也不说什么,自己吃起饭来。
他看着我,好似看到奇怪的人一般,眉头挑得老高。
没看过人在吃饭啊!我斜了他一眼,礼节性的笑笑,继续吃。
他还是眉头挑着,怪异的看着我,书拿在手上,碗筷摆在前面,像是孜孜不倦的书生为了书而废寝忘食。
“吃!”被他看得心里直恼,我只好让他吃饭,非要我说请这人才知道要吃饭么?如若不让他吃饭,我也不必摆了碗筷到他桌前。
他像是回过神来,放下书,端碗吃起饭来。
这顿饭充分发挥了古人所说的,食不言寝不语的精神,之后再无对话,两个人安安静静地吃完了这顿饭。
我收拾碗筷,他连一句谢谢都没有,又拿起书看了起来。遇上叔夜奇怪的友人,我无奈看看天,去洗刷碗筷。
已是六月,骄阳似火,午间热辣辣的太阳晒得地面蒸腾起一股热浪,虽说竹林已经遮蔽大部分的烈日,但是叔夜在山上采药,不知山上有无遮阳处。他应该不会中暑吧?
我躺在竹床上,风穿过木屋,从竹与竹之间的细缝里透了进来,倒是隔掉了许多热量,带着竹子的清味吹到我的房里。炎热的午间,只能睡觉来打发了。
他还在看书,直到傍晚叔夜从外头回来。
叔夜把新采到的草药递给我,“琴人,这些处理了。”进了屋内,他没想到居然有人等着,步子一顿,才发现来人极为熟悉。
“我等了你一日。”他说。
“我去后山采药,琴人没告诉你?”叔夜看我,我手一摊,“他没问。”既然他不问我自也不会多余去向他说什么。
一整天两人无言以对,再加上刚才这一茬,估计这个人得讨厌我好一阵子。
既然叔夜回来了,他的友人自有他来招待,我也乐得今夜不用做饭。
抱着草药去到外边,整理、扎束、垂挂。今日采摘的种类很多,我忙乎了很久才告一段落。擡头望着倒挂的草药,绿意黄花,黑茎白蕊,空气中满满都是新鲜草药的味道。等着吹来的山风将草药吹干之后,我就可以保存起来,做药的同时,也可作草药辨别,
之前由于我始终无法认清草药,叔夜就定时到后山采摘一些回来,多亏如此,我才慢慢能够辨清草药,也偶尔能够对症下药,拿自己当做试验品治疗像轻微风寒、腹泻这些小病症。
回到屋内,叔夜已经做好了晚饭,说了声“我吃饭了”我自顾自的吃饭。平日里和叔夜相处,他很少说话,除非是探讨问题。为此之后连带着我也不喜欢说话了,因为没有可以说话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