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 > 第426章 秋阳里的蟹爬痕

第426章 秋阳里的蟹爬痕(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秋阳暖得像层薄棉,洒在高粱坪的土埂上。赵铁柱蹲在新搭的棚子下,看着泥地上弯弯曲曲的爬痕,指尖划过一道浅沟——是昨夜小螃蟹留下的,痕迹边缘还沾着点草木灰。

“赵叔,你看俺捡了多少!”狗蛋举着竹筐跑过来,筐里的小螃蟹张着螯,青灰色的壳在阳光下泛着光,“够炒一盘了!周丫说要放辣椒,跟你上次炒的河虾一样香。”

周丫挎着竹篮跟在后面,篮子里是刚摘的野菊花,黄灿灿的,枝桠上还挂着露水。“王奶奶说蟹性寒,得用菊花泡水喝,”她把菊花插进棚柱上的陶罐里,“你闻,这香味混着酒香,比祠堂的香还提神。”

李木匠背着块木板过来,板上刻着“蟹肥菊香”四个字,是用凿子凿的,笔画边缘带着毛刺。“给棚子添个名,”他把木板钉在“老酒坊”木牌旁边,“秋天就该有秋天的样子。”

陈家媳妇提着竹笼从渠边来,笼里装着几只大闸蟹,是今早从渠底摸的,螯钳上还缠着水草。“巧儿说要学绑螃蟹,”她把笼放在棚下的石桌上,“这活儿得用麻绳,跟绑高粱苗一个理,得勒紧了才不会跑。”

赵铁柱教巧儿绑蟹:“左手按住背,右手绕麻绳,先缠螯钳,再绕身子,像给螃蟹穿件紧身衣。”他示范着绑好一只,绳结打得紧实,却没伤着蟹壳。

巧儿学得认真,小脸红扑扑的,麻绳在她手里绕来绕去,总把自己的手指缠住。“像给高粱苗绑支架!”她忽然笑出声,把缠成一团的麻绳往石桌上一扔,“还是看赵叔绑吧。”

周丫在旁边捡野菊花,忽然发现石桌缝里卡着段旧麻绳,颜色发黑,纤维都快朽了,却还保持着缠绕的形状。“这绳年头不短了,”她用指甲抠出来,“上面还有酒渍呢!”

“是老酒坊绑酒坛的绳!”张大爷拄着拐杖过来,手里摇着蒲扇,“当年新酒装坛,就用这种麻绳捆口,浸过桐油,不发霉,还带着股油香。”他指着绳结,“你看这结,跟绑蟹的一样,是老辈人传的‘万字结’,越拉越紧。”

李木匠把旧麻绳和新麻绳摆在一块儿,笑着说:“新绳韧,旧绳绵,各有各的用处。”他忽然指着石桌下的东西,“那是不是酒坊的蟹笼?”

众人弯腰一看,石桌下果然藏着个竹编的小笼子,笼口缠着半截旧麻绳,笼底还粘着片干硬的蟹壳。“是装醉蟹用的!”陈家媳妇认出来,“太奶奶的账本上记过,用酒糟泡蟹,就装在这种笼里,封三天就能吃。”

狗蛋把小螃蟹放进竹笼,笼子不大,正好装下三只。“咱也泡醉蟹!”他往笼里撒了把高粱碎,“让它们先尝尝粮食,再喝酒。”

找醉蟹坛时,李木匠在祠堂角落发现个陶坛,坛口用红布封着,布上绣着朵菊花,和周丫插的野菊一个模样。“是当年泡醉蟹的坛!”他抱着坛往棚子跑,坛身磕在门框上,发出“咚咚”的闷响。

坛底沉着把铜钥匙,锈得厉害,匙柄上刻着个“酒”字。“是开酒窖的钥匙!”张大爷眼睛一亮,“老酒坊有个地下酒窖,就用这钥匙锁着,失火后窖口被封了,没想到钥匙在这儿。”

赵铁柱用布擦去钥匙上的锈,匙齿还很清晰。“找窖口去!”他提着钥匙往高粱坪深处走,按张大爷说的,酒窖在石碾盘西北三丈远的地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