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1 / 2)
◎*高座上,沉默了许久的宋钦宗问:“国库空虚,这些金银如何凑齐?”◎
赵桓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准确的说,这对父子都不是。
宋神宗的继承人始终只有宋哲宗。
奈何宋哲宗的儿子早夭,到他驾崩的时候,膝下根本没有孩子。只能从一群弟弟里挑选出来一个做下一任皇帝。
赵桓临危受命,突然当了皇帝,亲爹成了太上皇,起初也是想要与金兵正面对抗的。
一边是宰相等人劝他南迁,一边是李纲上谏迎战。
他又想打,可又怕打输了,自己坐镇京师,岂不是危险?
朝堂里就仿佛是一出儿戏。
李纲都说出了愿以死效忠,抵御金兵的时候,赵桓就觉得自己被高高的架起来了。
“你要么跑,要么留,反复无常,徒增笑话!”赵佶在这个时候还有脸教训赵桓。
厚着脸皮看了姜烟一眼,对上那双淡漠的看着这一切的眸子,赵佶心里还稍稍松了口气。
总觉得这个态度的姜烟,应该是没有什么危险的。
“李纲那厮说得那么慷慨激昂,我继位不稳,若是才当上皇帝就带着人跑了,那才是笑话。”赵桓也觉得委屈。
哪里有这样的?
人家都快打到家门口来了,他爹哐一下就把传国玉玺塞进了他手里。
就这样的情况,谁还能当好一个皇帝?
“那你就留!”赵佶倒是说得义正言辞,抢先一步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一刻才说要打,下一刻就要跑。前一日答应得好好的,第二日又要逃,你以为自己在做什么?”
赵桓也气疯了。
他在现代被赵匡胤踹得到现在都没有好齐全。
到了幻境里,姜烟之前对赵佶的态度,也让赵桓不敢轻举妄动。
而且他也很清楚,这里就是幻境,有系统在,他甚至都不能对姜烟下手。
“可皇后都能走,我为什么不能?你们都要跑了,就留我一个人在这里。这是龙椅吗?这是囚笼!”
他一把推开还没有什么力气可以站起来的赵佶,哪里还有刚才父慈子孝的模样?
“您当初将这皇位给我,也是打着这个主意吧!这样您逃走的时候,就不会有人多说什么。可我如今是皇帝了,一切就都要我做主。”
赵桓想起后世对他的评价,还有每每自己写信,赵构那个臭小子都不搭理的态度,只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可怜的人。
被亲爹坑了,再被同父异母的弟弟坑。
整个老赵家就没有比他更惨的了。
“怎么会有您这样的爹啊!我……”赵桓悲愤的怒吼,想要控诉赵佶不做人。
姜烟双手环抱在胸前,是一点面子都不想给这两个人留。
学着赵匡胤,一脚踹在赵桓的后腰:“能不能别说话?你还觉得自己可怜了?你有没有搞错?你可怜?”
姜烟现在只想让他们全都闭嘴。
而在这个时候,殿外传来一声声的万岁。
声音高涨,却又带着悲凉。
“这是李纲和全军将士让你留下吧?”姜烟不看这两个窝囊废,擡脚踏入大殿。
早在金兵打来的时候,赵佶作为太上皇就已经逃走了。
皇位对他而言,还没有性命重要。
毕竟,只有活着,他才能继续他纸醉金迷的书画人生。
赵桓与李纲为首的主战派反复拉扯的时候,赵佶就已经一路奔着镇江逃了。
“李邦彦误我!是李邦彦误我啊!”赵桓不肯承认自己的反复,只一个劲的低声哀嚎。
李纲留下了赵桓后,就率军在都城部署。
可这个时候,金兵已然到了都城西北处用于养马的牟驼冈。
马场和草料都被金兵占据,吓得赵桓又是一阵哆嗦。
“如此,怕是只能议和了。”幻境里的“赵桓”刚说出这句,就对上站在不远处的李纲那双尽是不赞成的眼睛。
李纲走上前,连声道:“官家,若是议和,岂不是重蹈当年与辽国的覆辙?金兵孤军深入,纵然路上有劫掠,可大军粮草跟不上,只要我们死守都城,待勤王之师到来,未尝没有一战的希望!”
“更何况,金兵在草原生活久了,他们到都城难免水土不服,只要我们拖上……”
不等李纲说完,对面一个穿着紫袍的男人便摇着头说:“李大人说得轻巧。禁军如何能与那些精锐的金兵抵抗?”
历史上的高俅并没有《水浒传》中写得那么恶贯满盈。
甚至还能说出一点好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