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收购苹果。(1 / 2)
翌日清晨,乔布斯抵达南山大厦。
他驻足仰望,楼顶矗立着三个巨型LOG:
一个是卡通麒麟,憨态可掬。
另一个是鲜明橙底上的“淘”字,格外醒目。
最后一个,则是一枚形似苹果、却以橙色调呈现的水果Logo。
乔布斯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最后一个LOGO标志上,神情专注,仿佛陷入某种沉思。
一旁的雷君适时解释道:“目前陈总旗下的所有公司都暂时在这里集中办公。”
“不过,新总部大楼的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正在内部装修阶段,很快各公司就会分开独立办公。”
乔布斯朝雷君微微点头,并未多言。
他原本期待能见到陈天,此刻没第一时间见到,心中虽有些许失望,但更紧迫的事已占据了他的心神。
不知从何处传出了苹果将被收购的消息。
起初,这本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
一家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推进并购重组,对交易市场的散户们甚至可能算是利好。
可传言却在悄然发酵中逐渐失控,最终演变成“苹果股东意图变卖核心专利套现离场,公司濒临破产清算”的骇人版本。
恐慌迅速蔓延。
大多数散户缺乏辨别消息真伪的能力,面对如此级别的利空,他们选择“宁可信其有”。
结果就是开盘不到半小时,苹果股价暴跌15%。
若任其发展,苹果的市值很可能再度腰斩。
股东们彻底慌了,紧急召开会议,第一件事就是揪出那个泄露消息的“内鬼”。
多数人将矛头指向微软派来的股东代表。
会议室里争吵不休,口水横飞,甚至险些上演全武行。
乔布斯冷眼注视着这群平日优雅的绅士此刻如困兽般互相指责,内心没有一丝滑稽,只有深切的悲凉。
一家公司的决策层在危机面前不思解决,反而陷入内耗与推诿。
苹果走到今天这一步,不是没有原因。
他是全场唯一保持冷静的人。
没有参与无谓的争执,乔布斯径直起身离场。
他第一时间以“重大重组事项”为由,向交易所申请暂停苹果股票交易。
随即订购了当晚最后一班飞往华夏的机票。
这场涉及30亿美元市值的跨国收购案,谈判过程却出乎雷君意料的顺利。
苹果的股东们早已成了惊弓之鸟,唯恐夜长梦多,他们授予了乔布斯极大的底价权限——最低可至当前市值的60%。
乔布斯自己也对苹果董事会彻底失望,内心早已倾向于促成这笔交易。
于是,他几乎毫不犹豫地行使了这份“不用白不用”的授权,开门见山地报出了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最低价格:
“按苹果最新市值28.86亿美元计算,e只需要支付17.3亿美元,苹果就属于你们了。”
说完,乔布斯甚至略显光棍儿地补充道:“这是股东给我的底限,如果贵方不接受,那我只能返回米国重新召开股东大会再议。”
这般不按常理出牌的风格,让雷君一时有些错愕。
但他很快反应过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捡漏机会。
陈天虽然没有明确交代底价,但雷君很清楚他对苹果志在必得的决心。
即便苹果咬定市值甚至要求溢价20%,他相信陈天最终也会点头。
雷君原本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却没想到,乔布斯根本没给他“谈判”的机会。
于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场跨国收购,还没开始,就已结束。
干脆得近乎草率。
雷君迅速在意向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待e的实际控制人陈天复审签字盖章之后,协议就将正式生效。
乔布斯如释重负地露出笑容,起身伸手说道:“雷先生,以后我们就是同事了。”
雷君闻言微微一怔,随即恍然大悟:原来苹果最大的“内应”,正是这位创始人兼CEO。
一个诚心要买,一个甘愿“骨折”也要卖,双向奔赴了属于是。
这种情况下,谈起来可不就这么顺利嘛。
“欢迎加入e。”
雷君起身,紧紧握住乔布斯略显干枯的手。
“NO,是苹果。”乔布斯轻轻晃了晃他的手,语气认真地纠正道.
“陈总当初答应过我,两家公司合并重组之后,将继续沿用苹果的名称和品牌LOGO。”
“如您所愿。”雷君微微一笑,并未在名称上多作纠结,却刻意重复道:
“欢迎加入苹果。”
他话中有话,试图让乔布斯意识到,尽管公司名称依旧。
但从这一刻起,苹果已不再是乔布斯曾经执掌的那个苹果。
乔布斯不以为然地笑了笑。
对他而言,无论苹果的实际控制人变成谁,只要“苹果”这个名字还在,就没人会忘记苹果的创始人是乔布斯。
这也正是他坚持保留品牌名称的深层原因。
双方各取所需,局面可谓皆大欢喜。
“雷总,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需要您或陈总尽快做出决定。”乔布斯忽然正色道。
“请讲。”
“苹果是一家上市公司,而e目前还没有上市。贵公司是打算借苹果的壳实现上市,还是让苹果从美股退市?”
乔布斯提出的这个问题,一下子把雷君问住了。
这两种重组路径截然不同,所带来的影响也天差地别。
陈天之前并未提及此事,而如此重大的决策,显然已超出雷君的权限范围。
陈天在接到雷君汇报时,也不由得怔了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