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夫妻离心(2 / 2)
白雪道:“娘娘,八皇子年龄也差不多了,应该娶个皇子妃。男子成亲后会成熟一些,要是当了父亲,皇子后继有人,就更好了。”
皇后听了这话,想了一下才道:“你说的有几分道理,茂儿虽然年龄不算大,可是身为嫡出皇子,早点成婚也是有好处的。首先,多了一位贤妻劝导,其次,多了有利的岳家帮扶。最妙的是,要是早早生下嫡子,夺嗣的条件就更稳妥一些。”
白雪道:“娘娘英明,考虑得周全。殿下成亲之后,就算成人了,陛下依例会加封一个亲王爵位,殿下会有最低保障了。都说学以致用,光在国子监死读书进步太慢,缺少实操和见识,殿下成家了,可以进入朝廷协理国务,也算顺理成章。”
皇后露出微笑,白雪这个提议不错,先成家后立业,很适合茂儿。不过,儿子如今正跟自己闹别扭呢,要是随便给他指婚,肯定会招来反弹。还是找兄长商量一下,选出几个合适的人选,再让兄长去劝服儿子。
皇后这边打好如意算盘,召了王右相进宫,兄妹二人在坤宁宫商量了大半日。王右相对妹妹这个提议很是赞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虽然八皇子刚要十五,年龄是不大,可是他是唯一的嫡出皇子,早日成婚对时局有利。
八皇子成亲,合适的人选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皇后自己受过硬性指婚,造成夫妻不和的亏,不愿意给八皇子指婚。但是,又不能任着他的性子,找个拖后腿的儿媳妇。还得细细打听一番,找个目标,让八皇子自己去追求。
皇后的如意算盘还未落实,都城中就传出了两个人物的死讯,一时之间举朝皆惊,皇帝也十分惊疑。
先传来的是崔湛死讯,庆王出事的同一天,崔大人死在上朝的半路上。
刑部调查了,据跟随崔大人的近随交待,结合现场勘察,得出结论:说是上早朝时,马惊了。当时天色尚黑,看不清路况,那马狂奔出去,踩到碎石,把崔大人甩了出去。好巧不巧的,崔大人摔到了头,太阳穴也撞到一颗尖锐石子,受了重伤,昏迷倒在地上。
偏因为上朝时间太早,没有路人看见,等天色大亮,两个近随才在一个渠边找到他们的大人。请了高明大夫来看,头部受伤后未马上死亡,最后是伤后失温冻死的。没有中毒迹象,没有打斗的痕迹,附近也没有可疑的人或痕迹。
没过两天,就传来庆王李长德过世的消息,那蛇毒太强了,药石无效。庆王家属宇文氏对自家王爷的死有疑问,报了上去,要求追查凶手,给王爷报仇。
刑部依例调查一番,庆王浑身上下没有明显外伤,只脖子处有一针眼大小的伤处,略发青紫,疑似中毒。可是再验毒,又不是常见的毒,没有得出有效结论。
询问跟随的几个人,也都说不清楚,当时天色太暗,只两盏微弱灯笼照明,没发现可疑的人或什么事。行凶手段不明,人证物证皆无,一时也不好定案。
虽然是无头公案,可是朝臣们又不是傻子,谁还猜不出来呀。这两个人,崔湛是吏部的中层官员,庆王是宗族子弟,他们平日也没什么往来,最近得罪人的事,就是在立嗣上面多嘴。庆王说什么子贵母死,崔大人说什么,立嗣不必拘泥嫡长,可以考虑立贤。
自来夺嫡之事,万分凶险,只有蠢货和别有用心的人才会明着掺乎进去。
庆王殿下的目的明显,是想逼死皇后,因为皇后对他幼弟夫妇处罚严重,庆王一族怀恨在心。崔大人的想法要是深究一下,也不难猜,是想借庆王的提议,顺水推舟地推前崔淑妃生的六皇子夺嫡。
事情明摆着,这是动摇到王皇后和八皇子的切身利益了,二人在同一时间遭了毒手。还用说吗?肯定是跟王皇后或八皇子利益相关的人干的,只是人家手段高明,你查不到证据。就算猜到了,又能把人家怎么着了?
皇帝也来气,产生了逆反心理,皇后越是这样迫不及待,他越是不想成全她。皇帝原来不反对立八皇子为太子,可是皇后的所作所为让他受不了。
说起来,人老了,大多数会固执起来,特别是皇帝皇后这样级别的人物,半辈子高高凌驾在众生之上,老了听不进别人逆耳之言。自己想好的事,也不愿意听到反对意见,一旦有对抗就会特别愤恨。
皇帝是国家的主人,更是皇宫的主人,皇后做的事可瞒不过他。当然,皇后也没打算瞒着他。皇后让人打了杨家公子和江家公子,他也知道了原因,觉得皇后在这件事上也没什么错,随便议论皇后,该打。不过,借此敲打二皇子,就有些目的太过明确了。
皇后让人打了八皇子李茂,皇帝也没啥可说的,当母亲的教训儿子,算是理所当然。小八也是蠢,别人说皇后什么都是有目的,完全可以理解。他是皇后的嫡子,皇后一心为他打算,他不向着自己的母亲,竟然偏听偏信。
皇后如此蹦跶,为了谁呀?有八成是为了儿子,有两成是为娘家那帮人的前程。李长德和崔湛的死,让皇帝心中有点害怕,他一直疑心皇后有非常的手段。
当年十四弟的天谴,后来太子妃和十九公主在皇庄被虎头蜂追杀,他一直认为或许是人为的祸事,只是没有拿到有效的证据罢了。皇帝不知皇后的深浅,一时也不敢明着跟她反脸,但是两人都猜到对方的意思,一时陷入僵局。
偏在这个时候,三皇子李藉的生母刘淑妃忽然来拜见皇帝,皇帝不知这个老妃子有什么事,看在三皇子的面上也得见一面。刘淑妃穿着大礼服,戴了全套首饰,脸色严肃,一见皇帝就直直跪在丈夫面前,行了大礼。
皇帝被刘淑妃的脸色吓着了,马上免礼,让她坐下好好说话。
刘淑妃不肯起身,望着皇帝禀道:“陛下刚开府,妾就入了吴王府,妾还记得那时节陛下年轻帅气,意气风发,妾也是十八九岁的少女。岁月如梭,一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陛下头发白了大半,脸上也见皱纹了。妾生过儿子后,老得更快,现在都没法瞧了。”
皇帝露出回想的神情,叹了一口气:“世上之人按比例诞生,有权势通天的,有平平无奇的;有富可敌国的,有穷困潦倒的;有贤能多才的,有愚笨无技的;只有时间相对公平,甭管你是什么样的人,有多大的本事,到了时间都会老,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