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我那道友,何时归?(2 / 2)
镇元子沉默片刻,指尖摩挲着茶杯边缘,声音低沉而沙哑:“没什么,只是忽然想起了一些旧人旧事。”
他抬头望向洪荒东方,目光似乎穿透了无尽夜色,
“数十万年了,不知道东华道友可好,何时能回来……”
“东华道友……”
伏羲喃喃重复着这个名字,眼中也闪过一丝怀念,
“当年你与东华、红云二位道友,结伴游历洪荒,何等意气风发。
可惜,红云道友陷入苦海深处,命途坎坷;
东华道友为护洪荒,与第一战神大战,最后不知所踪,只留下一句‘归期未定’。”
提到红云,镇元子的眼神愈发黯淡,杯中仙茶的热气似乎也无法温暖他的心。
“是啊,红云道友宅心仁厚,当年为了亿万仙人,独自深入苦海。
我与他相交最厚,可是,我寻遍洪荒,却连他一丝踪迹都未能找到。”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还有东华,何等意气风发,却为了亿万仙人,孤身闯入对峙第一战神。
临走前,他还笑着对我说,等他回来,要喝我亲手煮的灵气仙茶,要尝最新鲜的人参果……
可这一等,便是数十万年。”
夜风更凉了,吹得亭外的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低声呜咽。
镇元子的肩膀微微垮了下来,平日里挺拔的脊梁,此刻竟隐约有些弯曲,
仿佛被数十万年的岁月和思念,压得喘不过气。
“这些年,洪荒虽看似平静,但危机四伏。”
他缓缓开口,语气中满是疲惫,“混沌余孽未除,魔神又虎视眈眈,太明天内部也时有纷争。
我既要稳固太明玉完天,又要守护五庄观和人参果树,还要照看清风明月他们……
有时候,真觉得累啊。”
他这一生,修为高深,被誉为“地仙之祖”,在洪荒中地位尊崇,可谁又知道,他也有孤独无助的时候。
当年的三位挚友,如今只剩下他一人,
所有的压力,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他一个人的肩上。
“道友,苦了你了。”
伏羲轻声安慰道,他能感受到镇元子心中的孤独与沉重,
“东华道友吉人自有天相,想必只是被困在了某处,总有一日会回来的。
至于红云道友,他神魂盖世,必将有重回之时,他的仁心被各族铭记,谁也无法忘记。”
只要天地记得,大罗即使战死,也有从时光归来之时。
镇元子摇了摇头,眼中满是无奈:“我也想信,可数十万年了,一点音讯都没有。
有时候我甚至会想,是不是东华他们……已经不在了。”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这些话,我从未对清风明月说过,他们还小,我不想让他们担心。
可我也是生灵,也有撑不住的时候。”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带着深深的疲惫。
平日里那个从容淡定、悠然自得的地仙之祖,此刻卸下了所有的伪装,露出了内心最柔软、最脆弱的一面。
清风明月虽然成长迅速,已是金仙修为,
但在他眼中,终究还是孩子,有些压力,他只能自己扛。
“你肩上的担子,确实太重了。”
伏羲叹了口气,“太明玉完天根基之重,本就耗时耗力,再加上青天神庭的时代重量,
换做旁人,怕是早已支撑不住。
可你却硬生生扛了数十万年,这份毅力,这份担当,实在令人敬佩。”
镇元子苦笑一声:“不扛又能如何?
我是地仙之祖,是东华和红云的挚友,是清风明月的师尊。
这一切都是我们打下来的,我若倒下了,天境便会涣散,五庄观便会遭难,那些信任我的人,便会失去依靠。”
他抬头望向天空,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只是,有时候真的觉得孤独啊……。”
夜风卷着几片落叶,落在石桌上,像是在无声地安慰。
镇元子拿起茶杯,将杯中早已凉透的仙茶一饮而尽,苦涩的味道从舌尖蔓延到心底,正如他此刻的心情。
“道友,你并非孤身一人。”
伏羲看着他,语气诚恳,“我虽主攻天道,但你若有需,我定当相助。
还有三清道友、冥河,准提二位道友,虽平日里各修各道,
但若天境遭难,大家必会携手并肩。
更何况,你还有清风明月这两个好弟子,他们已能为你分忧解难。”
提到清风明月,镇元子的眼中闪过一丝暖意,那是他心中仅存的慰藉。
“是啊,幸好还有他们。”
他轻声道,“当年大战,若不是为了保护他们,我或许也早已随红云而去。
这些年,看着他们从懵懂小童成长为绝世金仙,看着他们能独当一面,我心中也算是有了些寄托。”
他想起清风练剑时的执着,想起明月钻研法术时的专注,想起他们并肩作战时的默契,心中的沉重似乎减轻了些许。
“他们就像当年的我和东华、红云,充满了朝气,充满了希望。
或许,洪荒的未来,终究是他们的。”
伏羲点了点头:“清风明月皆是万中无一的奇才,又经数十万年血战磨砺,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有他们在,你也能少些压力。”
他顿了顿,又道,“至于东华道友,我们不妨派人四处打探,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洪荒虽大,但只要有心,总有一日能寻到他的踪迹。”
镇元子眼中闪过一丝希冀,随即又黯淡下去:“数十万年了,我已派了无数地神打探,却毫无音讯。或许,他真的……”
他没有再说下去,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
夜色更浓了,人参果树的影子被月光拉得很长,笼罩着整个小亭。
镇元子静静地坐着,背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那挺拔的脊梁,依旧微微弯曲着,仿佛背负着整个洪荒的重量。
伏羲没有再说话,只是默默地陪着他,一杯接一杯地续着仙茶,任由夜色流淌。
不知过了多久,远处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清风和明月回来了。
他们走到亭外,看到镇元子和伏羲沉默的模样,又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伤感,脚步不由自主地放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