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抵达印度,划分利益(四)(2 / 2)
面对这不合常理的景象,教廷枢机司铎皮耶路易吉·卡维塔率先给出“解释”。
他神态笃定,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诸位无需好奇,中世纪便有过类似情形。
黑死病末期,巴伐利亚东南部也曾人去楼空,教廷调查证实,是当地人与动物因老鼠大规模自杀引发恐慌,最终纷纷逃离。
东印度想必亦是如此——
你们沿途该见过老鼠尸体吧?
这些土着定是受未知恐慌驱使逃走,无需忧心。
至于小约翰,想必是为规避失职之罪,才编造‘未知敌人’的谎言。”
他刻意忽略关键事实:
小约翰当年曾亲访红衣大主教,如实禀报东印度诡异境况;
而罗马教廷内部早已知晓,中世纪宣扬的女巫、吸血鬼,不过是教廷巩固权威、打击异端的炮制之词,僵尸、狼人更是子虚乌有。
欧洲贵族圈对这层内情同样心照不宣。
枢机司铎既已定调,便意味着教廷不愿深究,东印度“平安无事”的结论已然敲定。
至于本国商人的去向,他们毫无追究兴致——
近百年来,商人迁徙屡见不鲜:
非洲商人赴南洋逐利,南洋商人奔美洲淘金,背后多有贵族势力暗中操作。
这些商人为利益可出卖祖国,消失在某个角落实在不足为奇。
敲定东印度“平安无事”的结论后,七国联军立刻撕下“探查”的伪装,露出殖民扩张的狰狞獠牙,迅速对东印度自西北至南部的沿海区域,展开了一场瓜分殆尽的领地掠夺。
古吉拉特地区的两大重镇——
商贸枢纽苏拉特与军事要地艾哈迈德巴德,被不列颠强势纳入囊中,成为其专属殖民领;
孟买至果阿要塞的狭长海岸线,由西班牙与葡萄牙联手瓜分,延续了两国在东方深耕多年的殖民传统;
荷兰精准拿下德勒杜尔,牢牢扼守关键贸易航道,掌控海上命脉;
高卢将亚喀地区划为专属势力范围,稳步扩张海外据点;
偏南的特里凡得琅地区,则由瑞典与丹麦这两个北欧国家共同掌控,分走一杯殖民红利。
这些新划定的殖民领地,悉数被纳入教会区范畴。
教廷与耶稣会迅速跟进,计划在各地修建宏伟教堂,派遣传教士深入城镇村落,以“传播福音”为幌子,巩固殖民统治的精神根基。
可眼下的难题显而易见:
这些地区早已人去楼空,缺乏足够劳动力,既无法建立工厂发展手工业,也无力开采地下丰富矿产,大片土地形同虚设。
为解劳动力短缺的燃眉之急,七国很快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邻近的锡兰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