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剥夺金手指(清穿) > 第229章 [清穿]锦鲤饲养手册(十七)

第229章 [清穿]锦鲤饲养手册(十七)(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此事完全没跟太皇太后商量过。

等太皇太后跟皇帝说起这事时,康熙提起了一事,“皇玛嬷,安妃有孕了。”

太皇太后惊得无言以对,“多久了?”

她寻思着安妃一直在喝避子汤,次数这般频繁,身子骨早就落不得好了,又怎会怀上身孕。

“两个月了,再过些时候,等安妃这胎立住了,孙儿想让您亲自看顾安妃这胎身孕。”

太皇太后眉头蹙起,“安妃有孕是你故意为之?玄烨,安妃这胎生下来,皇后嫡子——”

“皇玛嬷,大清该出一位皇太子了,而安妃家世最合适,朕打算将她册封为皇贵妃,现在藩王动荡,藩王也是汉军旗人,朕要让天下人看着,爱新觉罗氏绝不亏待汉军旗人,也不亏待天下汉人,皇太子身上最好流有汉人血脉,皇玛嬷,安妃是最合适的,她怀上身孕了,皇后就没必要生下嫡子了。”

太皇太后眼神闪烁,被皇帝这话惊住了。

她从前不知皇帝竟这般看重安妃,她担心皇帝又是个痴情种,但皇帝言之有理,这会儿吴三桂闹得厉害,最好的办法是让天下人看着流着汉人血脉的皇子被册封为皇太子,以稳固江山。

而安妃出身不差,是汉人也是旗人。

怪不得皇帝要重新给皇子序齿了,这是怕皇后嫡子于身份上越过安妃子嗣吧。

“玄烨,哀家不干涉你册立储君之事,哀家只想问你一句话,你让安妃之子成为储君,可是私心为之?”

太皇太后知道自己教导长大的孙子绝不可能在这方面欺瞒自己,尤其是在先帝逝世后。

康熙道:“皇玛嬷,您该相信您一手教导长大的孙儿,过些时候,朕打算让遏必隆的嫡女进宫,他是皇阿玛选中的辅政大臣,即便过去有错,可他于大清有功,这些时日,他身子不大好了。”

太皇太后明白皇帝意思,既然打算将安妃之子扶上储君之位,就得大张旗鼓将满洲旗名门贵女迎接进宫,以作安抚。

至少要让外人看到,皇上始终是念着满洲世家的。

“至于原先还留在宫里的满洲旗贵女,便送出宫外吧,这宫里得来新人了,位份之事也得重新安排了,从前朕对她们不看重,现在突然看重,也显得假。”

太皇太后这下是真的不怀疑自己孙子对安妃有私情了,即便有私,也不影响皇帝于江山权力的看重。

“就照你说的来吧,安妃过些时日就接到哀家这里,只盼着她这胎生下的是个阿哥,让京城下一场及时雨。”

看在储君份上,太皇太后对安妃的态度都不免慎重起来了。

太皇太后曾是太宗众多妻子中的一人,深谙满蒙规矩,尽管现在大清入关了,这多妻多妾早就改成一妻多妾的规矩了,也一点都不妨碍她将册封妃位的安妃当作是孙儿的妻。

她就算对皇帝意图将安妃之子册封为储君惊讶,也只是惊讶安妃的汉军旗身份诞下的血脉不算纯正,她倒不质疑安妃的位份和家世。

但想起皇帝的生母佟氏便是汉军旗格格,血脉于皇帝这一代就乱了,即便佟氏本家是佟佳氏,可为汉军旗人是不争的事实。

她倒不好说安妃不适合为储君之母了。

如今的三藩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即便册立流着汉军旗血脉的子嗣为储君会让一些满洲旗世家不满,比起稳定各方局势,他们的不满也只是小事。

大清总不会一直让汉军旗女子诞下的血脉继承皇位。

就好比过去,大清君主迎娶蒙古贵女为妻,她也是蒙古贵女,她诞下先帝,但到先帝那一代,便看重满洲贵女了,不过是风水轮流转。

太皇太后早就不对血脉之事太过看重了。

总归都是她子孙后人。

……

乾清宫,听闻翊坤宫不再有奴才去太医院取药了,康熙就知道箐箐已经将他的话听进去了。

他心里一松,忍不住想起昨晚箐箐喝下那药时惊讶的模样,好似第一回认识到,他心里也是有他们的孩子的。

他当然有,他虽然不算是完全被冤枉,但他也不想一直让箐箐误会他。

好在结果是好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