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斩‘神’(1 / 2)
公元2060年,银河系,要塞指挥中心。
孔方佳的话语如同在凝固的空气中投下了一颗概念奇点,瞬间扭曲了指挥中心内所有人的思维惯性。指向银河核心方向的手指,仿佛一道无形的桥梁,将绝望的防御战与宇宙中最狂暴、最不可抗拒的力量连接了起来。
短暂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寂静。
奥古斯都皇帝那威严的面容上,先是掠过一丝难以置信,随即被一种极度震惊和审视的表情取代。他放在皇座扶手上的手无意识地收紧,指关节发出轻微的“咔哒”声,仿佛在评估这个提议背后那足以撼动星海的疯狂与……可能性。
“引……引力?”他低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目光锐利如鹰隼,死死锁定孔方佳,“孔元帅,你指的,难道是……利用银河中央黑洞?”
星盟议长奥罗拉的树人投影,那由光蔓构成的身躯散发出前所未有的、剧烈波动的光芒,显示出其内部意识正经历着剧烈的运算和冲击。
她的意念传来,带着一种混合着敬畏与极度谨慎的意味:“那是……宇宙的基石,也是最终的坟墓。操控引力,尤其是黑洞的引力……这远非我们现有科技所能触及的领域。那是造物主的权柄,凡人染指,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孔方佳缓缓收回手指,他的面容在指挥中心幽蓝的光线下显得异常平静,但那平静之下,是如同地核深处岩浆般汹涌的决断力。
“不是操控,议长阁下。是‘引导’,是‘借用’。”孔方佳的声音清晰而冷静,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的物理定律,
“我们不需要创造黑洞,也不需要移动它。我们只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制造一个足够巨大的‘质量源’,或者,扰动现有的引力平衡,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巨石。”
他转向战术沙盘,双手在虚拟界面上快速操作,调出了银河系中央区域的详细星图。那巨大的人马座A*黑洞,如同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暗之眼,静静地悬浮在星图中央,其周围的吸积盘散发着诡异而危险的光芒。
“看这里,”孔方佳的手指划过黑洞事件视界外侧的一片区域,那里标记着数个古老而巨大的脉冲星、中子星,以及弥漫的、高密度的星云物质,“‘灭虫’舰队完成降维的位置,就在这片区域边缘。
他们选择这里,必然是因为这里时空结构相对脆弱,维度壁垒较薄,利于他们进行降维操作。但这也意味着……”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洞察的光芒:“……这里的引力环境本身就极度复杂和不稳定!黑洞的潮汐力、脉冲星的极端引力场、高密度物质的引力扰动……如同一个天然的、布满暗礁的引力漩涡!”
奥古斯都皇帝身体微微前倾,他理解了孔方佳的部分意图,但眉头依旧紧锁:“你的意思是,利用这个天然的‘引力漩涡’来对付他们?但如何做到?他们的舰队拥有强大的推进力和规避能力,常规的引力扰动很难对他们构成致命威胁。”
“常规的引力扰动确实不行,”孔方佳点头,“但如果……我们能让这个‘漩涡’变得更加狂暴,甚至……人为地制造一次小规模的‘引力海啸’呢?”
他调出了一份高度加密的理论文件,标题为《基于“临界弦”共振的宏观引力场调制可行性初探》。
“这是‘昆仑之心’,在李艳博士团队研究‘临界弦’与暗能量关联时,王海峰教授进行的一个理论推演分支。”孔方佳解释道,
“其核心构想是:既然‘临界弦’是连接正物质宇宙与暗能量宇宙的‘边界’,而暗能量被认为是宇宙加速膨胀的驱动力,与引力(物质聚集)在宏观上相互对抗……
那么,理论上,通过对特定区域‘临界弦’背景进行极大规模的、特定模式的‘共振激励’,是否有可能……在局部区域,暂时性地、微弱地‘抵消’或‘扭曲’暗能量的效应,从而让引力的作用……被相对放大?”
这个构想比“悖论之矛”更加大胆,更加触及宇宙的根本法则!指挥中心内,所有听到这个理论的军官和顾问,无不倒吸一口冷气。这已经不是玩弄规则,这是在试图拨动宇宙天平两端的砝码!
奥罗拉议长的意念波动显示出极度的震惊:“这……这太危险了!我们对暗能量的理解还停留在假设阶段!任何对宇宙背景能量平衡的干预,都可能引发无法预测的连锁反应!很可能敌人未被消灭,我们自己所在的时空结构就先崩溃了!”
“所以,这需要最精密的计算和最严格的限制。”孔方佳的目光扫过奥古斯都和奥罗拉,语气沉重而坚定,“我知道其中的风险。这无异于在悬崖边缘行走,脚下是文明的万丈深渊。但是,陛下,议长阁下,请看看我们的能量储备读数——”
他指向主屏幕上那三个不断下降的、代表“堡垒”护盾能量的红色数字。
“‘家园’堡垒,剩余支撑时间:一百一十三小时标准时。”
“‘永恒黑塔’堡垒,剩余支撑时间:一百五十二小时。”
“‘纯光之海’堡垒,剩余支撑时间:一百三十九小时。”
冰冷的数字,无声地诉说着迫在眉睫的终结。
“我们没有时间了。”孔方佳的声音如同冰冷的钢铁,“常规的防御和反击,只能延缓,无法改变结局。‘悖论之矛’虽利,但难以量产,且敌人已有防备。我们必须拥有一种……能够一击定乾坤,或者至少能够重创敌军,迫使其撤退的战略级手段。”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同实质般压在两位领袖的意识上:“这是我们目前能想到的,唯一有可能打破绝对力量差距的途径。要么冒险一搏,争取一线生机;要么坐以待毙,等待能源耗尽,护盾破碎,文明火种被逐一掐灭。”
奥古斯都皇帝沉默了。他闭上双眼,仿佛在权衡帝国的万年基业与这孤注一掷的疯狂计划。
几秒钟后,他猛地睁开眼,眼中只剩下破釜沉舟的决绝:“黑塔帝国,从不缺乏与强敌玉石俱焚的勇气!既然常规手段已无力回天,那么……就算是深渊,朕也愿意与元帅一同纵身一跃!帝国同意启动‘引力奇点’计划,所有资源,任凭调遣!”
奥罗拉议长的意念在短暂的剧烈波动后,逐渐归于一种深沉的、带着悲壮意味的平静:“星盟的宗旨,是守护生命与文明。有时,守护需要最极致的勇气。
我们……同意。星盟将提供所有关于引力波、暗能量背景辐射以及高维能量感知的数据,并派遣最顶尖的引力物理学家和灵能环境感知者参与计划。”
最高决策再次以惊人的速度达成。在文明存亡的终极压力下,政治博弈和分歧被压缩到了最小。
“感谢二位的信任。”孔方佳重重颔首,“立刻成立‘深渊回响’特别项目组!由我担任总指挥,李艳博士担任首席科学家,奥古斯都陛下和奥罗拉议长派出的代表担任副指挥。项目总部设在‘昆仑之心’,所有研究列为最高绝密!”
命令瞬间传达到“昆仑之心”。当李艳、王海峰和“枢机”接到这个全新的、规模宏大且风险极高的任务时,即便是早已习惯挑战认知极限的他们,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引……引力调制?利用‘临界弦’放大局部引力效应?”王海峰看着传输过来的理论框架,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他使劲揉了揉眼睛,又掐了自己大腿一下,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
“老孔……不,元帅他……这步子迈得也太大了吧!这弄不好可是要扯着……呃,扯着整个宇宙的蛋啊!”
李艳在最初的震惊后,迅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快速浏览着理论文件,大脑飞速运转,分析着其中的逻辑链条和潜在的技术路径。她的脸色依旧有些发白,但眼神中却燃烧起一种近乎殉道者的专注光芒。
“理论上有一定的依据……”她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在虚拟键盘上敲击着,调出相关的“临界弦”观测数据,
“‘临界弦’的振动模式确实与宇宙背景的引力波存在微弱的耦合……如果能找到那个关键的共振频率,并且有足够强大的能量源去驱动……或许,真的可以产生可观测的宏观效应……”
她抬起头,看向王海峰和“枢机”,眼中闪烁着挑战极限的兴奋与凝重:“但这比‘悖论之矛’难上千百倍!
我们需要一个极其强大的‘临界弦’共振发生器,需要精确到普朗克尺度的时空坐标定位,需要对银河系中央引力场进行实时超精密建模,还需要一个……能够承受巨大能量反馈而不崩溃的‘发射平台’!”
“枢机”的传感器光芒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闪烁着,庞大的数据流在其内部奔涌。
“根据初步推演,成功概率低于百分之五。失败可能性包括:共振失败,无任何效果;共振失控,引发不可控的引力塌陷,吞噬发射平台乃至更大范围空间;共振干扰暗能量平衡,引发局部空间结构膨胀加速,导致目标区域物质离散……风险等级:文明灭绝级。”
王海峰一屁股坐在地上,抱着脑袋:“百分之五……还不如买刮刮乐彩票呢!”
“但这是我们唯一的刮刮乐。”李艳的声音斩钉截铁,“‘枢机’,立刻开始构建超精密引力场模型,整合星盟和帝国传来的所有数据。
王老,你负责理论计算,寻找最可能的共振频率区间和能量注入参数。我负责设计共振发生器的核心结构……以及,寻找那个合适的‘发射平台’。”
“发射平台”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如此强大的能量释放和“临界弦”共振,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反冲力和空间扰动,常规的战舰或空间站根本无法承受。
就在这时,孔方佳的加密通讯接了进来。
“李艳,‘发射平台’的问题,我有一个备选方案。”孔方佳的全息投影出现在零号空间,他的目光直接而锐利,“还记得‘彼岸’基地吗?”
李艳微微一怔:“仙女座星系的‘深渊远征军’基地?”
“是的。”孔方佳调出了一份关于“彼岸”基地的详细结构图,“‘彼岸’基地所在的恒星系,拥有一颗处于演化末期的、体积巨大的红巨星。
周擎大校的报告显示,他们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为了获取能源和资源,已经在这颗红巨星内部及轨道上,建造了规模庞大的能量汲取和物质转化设施。”
他的手指点在红巨星的结构图上:“如果我们对‘深渊回响’计划进行一些调整,不直接以银河中央黑洞为作用目标,而是以‘灭虫’舰队目前集结的、靠近黑洞的这片高引力区域为目标……那么,我们或许不需要从零开始建造一个发射平台。”
一个惊人的构想在他口中形成:“我们可以将‘彼岸’基地所在的整个红巨星系统,改造为一个临时的、一次性的……‘引力透镜’和‘能量放大器’!”
“利用红巨星本身巨大的质量和能量,作为我们共振信号的‘底座’和‘扩音器’!通过在红巨星内部预置的设施,激发‘临界弦’共振,将产生的引力调制信号,
通过‘归途之光’通道建立时我们对维度连接的理解,进行超远程‘聚焦’和‘投射’,精准作用到银河系中央的目标区域!”
这个构想更加宏大,更加匪夷所思!等于是以一颗恒星为弓,以跨越河系的维度技术为弦,射出一支无形的“引力之箭”!
李艳感到一阵眩晕,她强迫自己跟上孔方佳的思路:“这……这需要‘彼岸’基地的全力配合,而且……一旦启动,红巨星本身很可能因为能量失衡而提前爆发,或者发生不可预测的剧变……‘彼岸’基地将不复存在!”
孔方佳沉默了片刻,声音低沉而肃穆:“我知道。这是……代价。但这是唯一一个,有可能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完成部署并发动攻击的方案。我们需要立刻与周擎大校取得联系。”
通过依旧脆弱的“归途之光”通道,加密等级最高的通讯请求发送到了遥远的仙女座星系“彼岸”基地。
当周擎大校那饱经风霜、棱角分明的面容出现在通讯屏幕上,听完了孔方佳冷静而清晰地阐述的“深渊回响”计划全貌,以及“彼岸”基地需要承担的角色和可能面临的命运时,这位以钢铁意志着称的远征军指挥官,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军装上一枚略显陈旧的、代表地球的徽章。
他的目光越过通讯屏幕,仿佛看到了基地外那颗庞大、暗红、如同垂暮巨人般的红巨星,看到了基地内部数千名与他一同远离故土、筚路蓝缕建立起这片外星疆土的官兵和科学家,看到了那些在殖民星球上刚刚萌芽的新生家园……
这是一道无比残酷的选择题。用自己和数千名部下、以及苦心经营多年的基地和殖民成果作为赌注,去博取银河系主战场那不足百分之五的渺茫生机。
通讯频道里只剩下细微的电流声,仿佛连时间都凝固了。
不知过了多久,周擎缓缓抬起头。他的脸上没有任何夸张的表情,只有一种沉淀到极致的平静,和一种如同恒星内核般灼热的决意。
他的声音透过量子通讯信道传来,稳定得没有一丝波澜:
“元帅,‘彼岸’基地,收到命令。”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悲情渲染,只有军人最纯粹的服从和担当。
“‘深渊远征军’自离开太阳系的那一天起,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地球文明的延续。如今,时机已到。”
他顿了顿,目光如同磐石般坚定:“基地所有人员,将坚守岗位,直至计划完成。请总部放心,‘彼岸’……保证完成任务!”
通讯切断。零号空间内,李艳、王海峰,乃至“枢机”,都陷入了沉默。一种沉甸甸的、混合着崇高敬意与巨大悲怆的情绪,弥漫在空气中。
“开始吧。”孔方佳的声音打破了寂静,他的眼神如同经过淬火的精钢,“我们没有时间伤感。李艳,立刻根据新的方案,重新设计共振发生器和能量聚焦系统。王老,‘枢机’,我需要你们在二十四小时内,完成基于红巨星能量模型的全部理论验证和参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