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诗词一万首 > 第760章 江淹《清思诗五首?其三》

第760章 江淹《清思诗五首?其三》(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解析:“偃蹇”一词在这里可理解为悠然自得、从容舒展的样子,描绘出诗人或诗中主人公采摘灵芝时的姿态。灵芝在传统文化里,一直被视为祥瑞之物,与长寿、吉祥、修仙等概念紧密相连,采摘灵芝这一行为暗示着对美好、长生以及超凡境界的追求。“容裔”形容一种从容不迫、舒缓优雅的状态,“紫华堂”则是一个装饰华丽、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可能象征着仙境或超凡脱俗的所在。整句描绘了主人公在紫华堂中从容自在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充满祥瑞与美好的仙境之中。

3.林木不拂盖,淇水宁渐裳

-解析:“林木不拂盖”,“盖”通常指车盖,这句描绘出林木仿佛不会轻轻拂动车盖,营造出一种静谧、安宁的氛围,暗示诗人所处环境清幽宁静,没有外界的纷扰和喧嚣,外界的事物不会对其造成干扰,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淇水宁渐裳”,“淇水”是一条河流的名称,“渐”意为浸湿,“宁”表示反问,意思是淇水怎么会浸湿衣裳呢?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脱尘世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境下,诗人不会受到外界诸如河水浸湿衣裳这类生活琐事的影响,寓意着不会被尘世的烦恼所困扰,突出了诗人远离尘世、不受世俗琐事羁绊的心境。

4.倏忽南江阴,照曜北海阳

-解析:“倏忽”一词突出了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迅速,给人一种转瞬之间的感觉。“南江阴”指南方江河的南岸,“北海阳”指北方大海的北岸,从“南江阴”到“北海阳”,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空间上的巨大跨越。这种瞬间跨越南北的描写,充满了奇幻色彩,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时空限制的能力,暗示诗人所追求的境界具有超凡的特性,不受现实世界时空的束缚,能够自由穿梭于广阔天地之间,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超越的向往。

5.从此长往来,万世无感伤

-解析: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从此长往来”表明从现在开始,希望能够长久地在前面所描绘的那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中自由往来,尽情享受这种不受尘世限制的生活。“万世无感伤”则进一步强调,在这样的境界里,永远不会有悲伤和痛苦。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摆脱尘世烦恼、获得永恒安宁和快乐的强烈渴望,是整首诗情感的集中体现,将诗人对超凡境界的向往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对现实世界中种种烦恼和感伤的摒弃,以及对理想中永恒美好境界的执着追求。

句译

1.秋夜紫兰生,湛湛明月光:秋夜之中,紫色的兰花静静生长,天空洒下澄澈明亮的月光。

2.偃蹇灵芝采,容裔紫华堂:悠然自得地采摘灵芝,在紫华堂中从容自在。

3.林木不拂盖,淇水宁渐裳:林木不会拂动车盖,淇水又怎会浸湿衣裳。

4.倏忽南江阴,照曜北海阳:瞬间从南方江河的南岸,来到北方大海北岸的阳光下。

5.从此长往来,万世无感伤:从此长久地在这境界中往来,永远不会有悲伤痛苦。

全译

在秋意浓浓的夜晚,紫兰静静绽放,天空洒落着澄澈明亮的月光。

悠然从容地采摘着灵芝仙草,在那华丽的紫华堂中自在逍遥。

周边的林木不会轻拂车盖,淇水也不会溅湿我的衣裳。

转眼间,从南方江河的南岸,来到北方大海北岸的阳光下。

自此以后,我将长久地往返于这般美好之境,历经万世,也不再有丝毫的感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