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诗词一万首 > 第761章 江淹《清思诗五首?其四》

第761章 江淹《清思诗五首?其四》(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清思诗五首?其四

江淹

白露滋金瑟,清风荡玉琴。

空闺饶远念,虚堂生夜阴。

兹夕一何哀,明月没西林。

世人重时暮,道士情亦深。

愿乘青鸟翼,径出玉山岑。

《清思诗五首·其四》赏析

《清思诗五首·其四》是江淹通过秋夜之景与内心独白,展现对时光与人生思索,渴望超脱尘世的佳作。诗歌融合多种艺术手法,将情感与思想深度结合,呈现出独特魅力。

一、主题思想

1.抒发孤独哀伤与对时光的感慨:诗开篇以白露、清风、金瑟、玉琴营造清幽孤寂氛围,“空闺”“虚堂”强化孤独感,明月西沉引发对时光流逝的哀伤。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无奈与感慨,体现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2.表达超脱尘世的渴望:“世人重时暮,道士情亦深”表明诗人对时光感触更深,尾句“愿乘青鸟翼,径出玉山岑”借助神话意象,直白地表达出渴望摆脱尘世烦恼,飞向仙境寻求解脱与安宁的愿望,反映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二、艺术特色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前四句通过白露、清风、空闺、虚堂等秋夜之景,营造出清冷、孤寂氛围,巧妙融入诗人的孤独、思念与哀伤,使景中含情,情因景显。明月西沉之景更是将哀伤之情推向高潮,情景交融,让读者深切感受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2.对比衬托,强化情感:“世人重时暮,道士情亦深”将世人与自身对时光的态度对比,突出诗人对时光流逝感触之深,强化其哀伤与忧虑,使诗歌情感表达更具张力与深度。

3.巧用神话意象,增添浪漫色彩:“青鸟”“玉山”等神话意象的运用,为诗歌增添浪漫奇幻色彩。这些意象不仅代表着超脱尘世的仙境,更成为诗人表达内心渴望的载体,使诗歌在深沉的情感表达中透露出对理想境界的浪漫憧憬,拓展诗歌的意境与内涵。

解析

1.白露滋金瑟,清风荡玉琴

-解析:“白露”点明时令,秋天的露水往往带着一丝清冷,为整个画面奠定了清冷的基调。“滋”字生动地描绘出白露慢慢润泽金瑟的情景,仿佛赋予了金瑟一种朦胧而静谧的美感。“金瑟”本就是华丽且富有雅韵的乐器,在白露的滋养下,更添几分清幽。与此同时,“清风”轻柔地吹拂着“玉琴”,“荡”字让清风有了动态感,仿佛清风在与玉琴低语。玉琴同样是高雅的象征,与金瑟相呼应。这两句通过对白露、清风与金瑟、玉琴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且富有诗意的氛围,不仅暗示了时间是在宁静的秋夜,还为下文诗人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丝丝凉意与隐隐的琴音,沉浸在这空灵的氛围之中。

2.空闺饶远念,虚堂生夜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