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二更)(2 / 2)
诡异的静谧中,肖常在再度走下了王座,取走了江兴所说的证据。他人还未回到帝王身边,江兴又开口了。这一次,他的话锋朝着三皇子冲去,“三皇子好生淡定,是觉得此事同你无关?”
三皇子一听这话,眼底有惊慌一闪而过,“江大人此话何意?”
江兴却不再言语。
等永平帝看完,他才又道,“若这些书信如右相所言是墨色默写出的,那威胁他之人,就是三皇殿下养的谋士张之汶。这一点,对比两份笔迹可证。”
“墨色远在西地,又同三皇子无冤无仇,犯不着造出个假的笔迹来构陷他,更遑论这份笔迹还是三皇子不曾重用的谋士。”
江兴点了朝堂上许多大臣问认不认识张之汶,众人皆道不认识。
“下官言尽于此,或有偏颇,静候圣裁。”江兴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事态发展至此,连白通这样的老谋深算都不敢说这事儿的结果是个什么样儿。如此,只有默不作声,静观其变。
王座之上,永平帝在漫长的沉默之后,望向了自己的第三子。停留了片刻,他的目光撤回。
肖常在:“诸位可还有事儿奏?若没有,今儿便到这吧。”
不得不说,肖常在是深知圣心的,就拿眼下来说,永平帝什么都没吩咐,甚至没给他使眼色,他便知晓了他的意思。卖官一事,今儿陛下是不想再议了。
朝堂中站着的这些人全是千锤百炼出来的人精,如何能不懂肖常在的提点?本来有事要奏的现在都不准备奏了。晚奏一天,这天塌不下来。
可就在这时,独立于六部之外的监察院院长站了出来,他的眉眼清郎,声音也是,
“臣有要事要禀。”
监察院院长黄风荣,他在这朝堂上的存在感很低,一贯如此。可是他一旦开口,整个朝堂都会安静下来。因为他开口就意味着有高官大吏进入了监察院的视线。做官的,谁想被监察院盯着呢?又有几个,是真正经得起查的?
永平帝倒也没抗拒,“奏吧。”
黄风荣:“西地监察院来报,甘棠州发生灭门惨案,被屠戮的家族是泷若有名的医药世家温家,其祖上曾在太医院任职甚至官至太医院院长。温家嫡子有幸存活,去州府状告,接连几日,甘棠州州主聂英杰皆沉默不应,公然包庇杀人犯。”
“还有其他罪状,整整三十六条,证据确凿,现呈陛下细看。”
聂英杰?
这不是聂贵妃的弟弟么?
四皇子陈元嘉的亲舅舅。
这事儿在这个节骨眼上爆了出来,无论真假,帝王的心情都不可能好了。
连着两件事,都不算小了。
处理不好,伤民心,动国本。
一个皇子,一个国舅爷!
好啊!好啊!
帝王的忍耐力耗尽了,他将手中的参本扔向朝堂,只是距离太过远了,参本飞了一程便跌落在地。
“白通。”帝王的声音饱含着怒气,朝下重臣和众皇子慌忙躬身,视线朝地。
白通:“臣在。”
永平帝:“既然这两件事都发生在你的家乡,就由你去查。”
“十五内,孤要结果。”
白通闻言,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但凡有点眼力见儿都能看出他是在惺惺作态。
帝王自然也知道。但他不是很在意,白通和那些来自名门望族的高官不同,他不是太计较面子,为了达成目的底线之上他什么都能做,并且不以为意。
“有话便说。”
白通“奉旨”道出:“此案牵扯到皇亲国戚,办案,定是多有不便。下官怕......”
永平帝:“怕什么?这江山是他们的吗?可以任他们为所欲为吗??”
“查,给孤往深处查,一个角落都不要放过。”
“谁敢阻挠,就地斩杀。”
“监察院,协办此案,务必三日一报。”
白通目的达成,心中自是欢喜不已。可脸上,未显分毫,堂堂正正一身正气,“陛下圣明,臣代西地百姓谢陛下惦记。”
此间事了,永平帝再没多留,周身冷意的离开了朝堂。散朝了,好半天却没人走,有些是心中惶惶,有些是被这阵势吓软了腿,入仕多年就没经历过今日这般的激烈惊险。
白通和许嘉年成了最先有反应的那一波。
他朝着黄风荣和江兴的方向微微颔首执意,便提步朝着殿外而去,步履不紧不慢,背脊挺得笔直。
许嘉年紧随其后。
只是没走多长一段,身后传来了华相的声音。
永平帝走后,这朝堂内唤了白通他必须停下的也只有他一人了。
白通果然停了下来,转过身,站在原地望向华晖,“华相还有事儿?”
华晖沉着脸,威严赫赫。
“倒是个不忘本的人。”
“那想必你对恩师赵老先生会更在意吧?毕竟你能走到今天,他功不可没。”
白通听出了这话中隐约涵带的威胁之意,眸光陡然一冷,不过仅仅持续了一瞬,那冷意便敛了去,快得仿佛不曾存在过。
最后,他是笑着回的,以他一贯的带着点市井轻佻的调调,“那是自然,白某能为他拼命。毕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言下之意很明显了,别碰他,碰了他就死磕。
“华相就别那么关注白某了,多想想您在意的吏部,万一一个不小心折了......”
“啧,下官都替您心疼呐。”
话落,妥帖行了礼,随即头也不回的离开。
华相再未有动静,但那周身气息是一冷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