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益州盐业大计!(1 / 2)
从麋芳口中听闻火井,由于带有神话色彩,周瑜一开始并不相信。
但之后意识到,麋芳没有说谎的动机,周瑜就在心里琢磨。
随即,又从吴苋口中确认,火井的的确确存在,周瑜便隐约有了猜测。
如今站在火井面前,鼻端嗅到若有若无的熟悉气味,无疑印证了先前的想法。
跟神话传说没任何关系,更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
天然气!
估计是数百年前,当地百姓凿井取水时,偶然挖到了一处天然气矿,并在机缘巧合下引燃。
众所周知,这玩意一旦烧起来,那可真是没完没了...
在天然气逸散完之前,是绝对不会熄灭,刮风下雨都无碍。
古人不懂这些,久而久之就会跟神话、传说扯上关系。
“夫君?”吴苋面露好奇,“您这是怎么了?”
“嘿!”周瑜开心道:“发现宝咯~”
说罢,周瑜径直从马车上跳下来,不忘回头接吴苋。
见周瑜高举胳膊,吴苋莞尔一笑,搭在上边走下马车,顺势挽住丈夫的手臂。
周瑜带着吴苋往前走,逐渐靠近火井。
“主公,这玩意邪门...”魏延近前提醒,“您莫要太过靠近,小心危险。”
“文长别担心,我心中有数。”
周瑜答应一声,在一丈开外停下观察。
井眼不大,反倒利于聚气,让火焰呈聚集式喷出。
哪怕隔着一段距离,依旧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高温。
这时,周瑜注意到,周围还有许多百姓。
招招手,临邛县令屁颠屁颠小跑过来。
“君侯有何吩咐?”
这种级别的官吏,尚且没有喊“主公”的资格。
“百姓们是在煮盐?”周瑜开口询问。
“正是。”县令忙不迭回答,“麋府君来过之后,便下令开始煮盐。”
周瑜扬了扬下巴,道:“让百姓们继续。”
“喏。”
县令一溜小跑,前去吩咐在场的百姓。
“夫君是想看一看如何煮盐?”吴苋好奇发问。
“嗯。”周瑜点头道:“主要是想看看效率...火力如何。”
吴苋似懂非懂点头,也不去深究。
反正只要有周瑜陪着,吴苋就非常满足。
尤其只有她一个,还没其他人来争宠。
不多时,煮盐重新开始。
只见几十号壮丁,抬着一口硕大且厚实的铁锅,将其架在火井之上。
大铁锅借助架子悬空,并未直接堵死火眼。
很显然,数百年以来,当地百姓已然摸索出一套,能够安全利用火井的办法。
之后,百姓们开始从周边汲取卤水。
周瑜这才发现,离着火井不远处,还有好几口井眼,明显全都是卤水井。
几乎没有任何运输成本,一桶桶卤水被打上来,然后再倾倒入锅中。
没用多长时间,大锅中便注满卤水。
这时,县令贴心开口讲解,道:
“君侯,这一锅卤水熬干,就能出盐千斤!”
周瑜微微颔首,数量已经很可观。
毕竟,要受制于大锅的容量,再大就不便挪动。
“咕嘟咕嘟...”
鼎沸之声响起,周瑜脸上笑容更甚,对于天然气井的火力非常满意。
没用多长时间,卤水就被烧开。
照这个速度估算,熬出一锅盐巴也要不了太久。
而在这期间,大多数百姓都抄手在一旁看着,也没有其他事情干。
大锅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一个台子。
上边站着四个人,手持长长的竹竿,时不时搅动锅中卤水。
没让周瑜等待太久,伴随着一声吆喝,原本闲着的百姓快速围拢上来。
大铁锅被烧的滚烫,再用手直接抬肯定不行。
百姓手中拿着粗实的木杠,通过组合的方式,就跟抬轿子似的,几十号青壮齐心协力,把大锅从火井上抬下来。
整个行动非常迅速,互相之间配合默契。
“君侯,还请过目。”县令伸手请周瑜上前。
周瑜来到近前,此时大锅还在冒着热气,锅中则是熬干的结晶,也就是人们吃的食盐。
不过乍一看,周瑜眉头随即皱起。
一旁的县令见状,心中不由“咯噔”一声,不知哪里惹得周瑜不满意...
“为何这么脏?”周瑜不禁问道。
只见锅中的食盐结晶,大小形状不一,有的如人头、有的如拳头...
除此之外,眼色也差强人意,有的地方黑乎乎、有的则泛黄泛青,就是看不到雪白的食盐。
“君侯明鉴。”县令急忙解释,“咱们这的卤水,熬出来就是这样,不过还是能跳出少许品相较好、相对干净的食盐,供应各州郡的贵人食用。”
一锅一千斤,如此庞大的基数下,挑出一些品相好的食盐,确实也问题不大。
但这样的场景,显然不符合周瑜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