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益州盐业大计!(2 / 2)
“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人,或者说百姓们,吃的都是这种粗糙盐?”
“是...”县令如实回答。
从锅边掰下一小块黑不溜秋的盐巴,周瑜丢进口中品尝。
“噗!”
稍作品尝后,周瑜直接吐出来。
不仅是齁咸的问题,同时还又苦又涩,味道令人不适。
“君侯。”县令见状慌了,“非卑职办事不力,一直以来都是这样。”
“别说百姓们,就连卑职平日里,吃的也是这种食盐。”县令哭丧着脸,“就偶尔私藏点好盐尝尝味...”
二人身份地位差距太大,周瑜随意一个举动,都把县令吓得不轻...
“聒噪。”周瑜打断道:“跟你没关系,一边呆着去。”
县令如蒙大赦,灰溜溜推到一旁。
紧接着,周瑜又尝了尝泛黄、泛青的食盐,同样有令人不适的味道,但相对而言较轻一些。
最后,周瑜又尝了尝白盐。
说是白盐,其实也是相较于其他颜色显得白而已,实则还是微微有点颜色。
而且盐颗粒很大很粗,跟后世印象中的雪花盐相去甚远。
最后周瑜咸的舌头发麻,得出一个结论。
颜色越淡,味道越纯。
颜色越重,味道越杂。
心中得出一个结论,卤水中的杂质过多,才会导致这种情况。
“夫君,快漱漱口。”吴苋体贴取来水囊。
周瑜被咸的不想说话,径直拿过水囊灌下,开始不停漱口...
好半晌后,周瑜才终于缓过来,招来县令吩咐道:“就近安排住处。”
“君侯,这里条件艰苦...”
“去吧。”周瑜挥手道:“再给我招来一些工匠,我要打造点器具。”
“喏。”县令领命而去。
“文长。”
“末将在。”
“派一队弟兄去弄点东西。”周瑜吩咐道:“鹅卵石、米粒石、木炭、细沙、纱布,记得再弄一些卤水。”
“末将亲自去办。”魏延抱拳退下。
“夫君这是要做什么?”吴苋颇为好奇。
“待会儿你就知道了。”周瑜摩挲着下巴,“若是行之有效,咱们就要发财咯。”
“夫君富有荆益二州,何须为钱财之事发愁?”吴苋娇憨取笑。
周瑜捏捏吴苋脸颊,打趣道:“养你一个容易,养十几万大军就难咯。”
随着军队数量暴增,军费花销同样暴增。
何况一个政权,无论要做什么都要花钱,府库自然越充盈越好。
趁着眼下没什么战事,首要任务自然就变成搞钱。
何况还有免费医疗、免费教育这两座大山,眼下只是摊子还没铺开。
未来,书院与医馆遍地开花,财政负担肯定会更大。
所以说,趁着压力不大时,多多攒钱非常有必要。
“要不妾身养您。”吴苋笑吟吟道:“吴氏颇有家资,都拿出来给您用。”
“哈哈哈~”周瑜闻言大笑,“这事儿可别让子远知道,小心他骂你是赔钱货呢。”
“才不是呢。”吴苋小嘴一撇,“要不是妾身,他能当上汉中太守么。”
“这话可不能乱说。”周瑜乐呵道:“吴太守还是很有能力的,别说的你兄长好像靠裙带上位,传到他耳朵里该伤心了。”
“本来嘛...”吴苋小声嘀咕。
事实确实如此,不过吴懿上任后,目前做的还是挺不错。
不仅能处理政务,在军政方面也能向丁奉谏言,算是一个文武全才。
当然,“才”的程度都有限,算不上大才而已。
不过当个汉中太守还是没问题,日后真挂个杂号将军也担得起。
前不久,吴懿还给周瑜上书,谏言汉中与关中相连,应当修筑一些防御工事。
连通关中、汉中两地的道路,无非就那么几条,掰着手指头都能数清楚。
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谷。
祁山道、陈仓道的终点,都有阳平关作为屏障。
但褒斜道、傥骆道、子午谷,三条路都能从关中南下,直接进入汉中腹地。
吴懿上书谏言,在褒斜道、傥骆道的终点,也修建两座城关堵住,避免敌人溜进来。
至于子午谷,吴懿反倒没有建议。
据吴懿讲,他实地考察过子午谷的路况,想借此行军非常艰难。
真有敌人敢走子午谷进来,路上都要被折腾死。
故而只需派遣少量兵力,驻守警戒子午谷即可,不必浪费钱财去筑城。
通过此事就不难看出,吴懿还是有一定水平。
“君侯。”
县令匆匆而来,禀报道:
“住处已经安排妥当,工匠也找来一些,您看...”
“走。”
周瑜大手一挥,颇有些迫不及待的意味。
想着赶快实验一下,看看能否印证心中的想法。
此事关乎蜀中盐业大计,更关乎着能否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