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一字三十万(2 / 2)
转瞬之间,这方丑手帕的价格,便被抬到了三万两白机。
“三万两!恭喜博伦楼的张少东家!”
范立知道,博伦楼是京城有名的百年酒楼,传闻其祖上曾是御厨,靠着一手绝活打下这份家业。
他不禁摇头。
若是那老厨子泉下有知,知道自己的子孙竟掷万金只为博一个风尘女子欢心,怕不是要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
“多谢张公子的厚爱,这方帕子,素素便赠与您了。”
薛素素笑意盈盈,亲自走下台,将那方手帕,亲手为那位早已痴傻的张少东家,塞入了他的衣襟。
动作轻柔,吐气如兰,不带一丝烟火气,却媚到了骨子里。
那位张少东家浑身一颤,脸上只剩下傻笑。
“不愧是秦淮河第一花魁。”范立心中冷评。
“第二件拍品。”台上的薛素素再次开口,“素素要再次感谢严公子。众所周知,严阁老乃是当世大儒,书法大家。此番,严公子特地为我们带来了严阁老亲笔所书的墨宝一幅!”
说话间,一幅画卷在台上缓缓展开。
刹那间,一股磅礴的“正气”扑面而来,一个龙飞凤舞的“忠”字,跃然纸上。
“严阁老亲笔,‘忠’字帖!起拍价,一千两!”
范立眼底的讥讽之色更浓了。
严嵩,严世蕃,好一对狡猾的父子。
这慈善拍卖,本是来刮宾客的钱。
他严世蕃倒好,反倒拿了件东西出来卖?
这意味着,接下来的拍卖,他可以一毛不拔,心安理得。
因为,他已经“捐”过了。
捐的,还是他爹的一幅字。
这东西,说它价值千金也行,说它一文不值也对。
可无论如何,严世蕃都做了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若是这幅字卖出高价,他严家非但没出一文钱,反而名利双收!
好算计!
好一笔无本的万利买卖!
范立看着那个“忠”字,心中冷笑。
满朝皆知,严嵩乃是大明第一奸贪之臣。
可他偏偏不写“仁”,不写“义”,单单写一个“忠”。
这是在告诉天下人,告诉那位皇帝。
我严嵩贪是贪了点。
但我,忠心啊!
今夜过后,谁人不知,严阁老的“忠”字墨宝,在烟波画舫为国捐躯的将士遗孀,筹得了巨款?
至于卖不出去?
绝无可能。
严党遍布朝野,根本无需严世蕃示意,想拍这记马屁的官员,能从秦淮河排到紫禁城!
所以,当这幅字出现的那一刻,便注定了它必将名利双收!
“一万两!严阁老的墨宝,我买了!”
“呸!区区一万两,也想请回阁老的墨宝?我……我出五万两!”
“十万两!”
最终,价格定格在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三十万两!
薛素素亲自将那幅“忠”字,送到了一位身材微胖、留着八字胡的中年官员手中。
那官员接过墨宝,却看都未看薛素素一眼,反而转身,朝着严世蕃所在的包厢,深深地鞠了一躬。
范立心中暗道:“人各有好,倒也不奇。”
这世间,总有那么些人,对青楼花魁不屑一顾,却独爱那官场上的权势与钻营。
就在此时,隔壁包厢里,传来一个压低了的、只有范立这等修为才能听清的声音。
“少爷,此人是赵文华,嘉靖八年的进士,现任大理寺少卿。他想投靠您,在工部谋个差事。”
紧接着,是严世蕃那不可一世的声音。
“嗯……三十万两买老头子一幅字?算他有心!告诉他,工部右侍郎的位置,本公子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