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我走王道打蛮夷(1 / 2)
陈子履说得那么可怕,并非故意吓唬人。
要知道,青霉素的制备过程非常复杂。
第一步,先用芋头煮成的汁,混合熬好的米浆,做成培养基。
再刮下青霉,放到培养基里,使之大量繁殖,做成有剧毒的混合液。
再分步加入菜油、碳粉、碱性苏打水等等,一步步去除杂质。
这就是“五十斤毒物,炮制出五钱药”。
其中过程多达十几步,无论哪一步做得不好,都有可能残留致命毒素。
这还不算。
青霉素不能直接服用,只能融化之后,注射进血管或者肌肉里。
这使得毒性成倍放大,副作用包括眼盲、耳聋、瘫痪等等。
严重者甚至直接休克,乃至死亡。
所谓九死一生之说,并非危言耸听。
然而,青霉素的用途非常广,是很多病症的特效药。
对于战场上常见的伤后感染,尤其有效,能大幅降低因伤而死的可能性。
不夸张的说,比一切拔毒神方都要灵验,且不止十倍。
这是一种事关战争胜负,千万两的利益的大杀器,无论多难,都应该做出来。
八种毒虫云云,就是信口胡诌,为了说明毒性有多强,以及隐藏真实的制备方法。
不过有一点,陈子履没有骗人:
这两年,他的确打算先用在马上,就当做活体实验。
等济州岛作坊慢慢改良工艺,做出纯净的,相对安全的青霉素,再逐步用在人身上。
不是吴三桂确实有生命危险,他是不愿意拿出来的。
营帐内,吴朝忠听说这药如此之毒,吓得脸色煞白。
另外几个家将也连连摇头。
似乎在说,伤情未必没有转机,何必吃这毒药冒险。
吴三桂也被吓住了,想了好久,迟迟答不出话来。
陈子履拍了拍肩膀:“本督只有这个办法了,你们考虑一下。大战在即,本督还要署理军务,就不坐了。”
-----------------
回到中军营帐,陈子履重新想了想,发觉从这一点上提振士气,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于是连夜找来郑琛、成友德,以及几个幕僚,修改了打虎口的施工图纸。
在几座山丘的背后,增修一个木栏营寨,名曰“大明远征军野战医院”,专用于收治伤员。
再挑选一些强壮的辅兵,大约三四百人,成立一支担架队。
大战开始后,担架队穿梭于个个阵地,将各部伤员抬到野战医院,统一进行医治。
“担架队!?”
“野战医院!?”
郑琛、成友德等人听得震惊不已,同时愤愤不平。
这等于把整场战争的包袱,全背到了中军身上。
而所谓的中军,其实就是抚标营,两千多人而已。
铁肩挑重担,这也太吃亏了。
陈子履却不那么想。
中军拿着朝廷拨付的钱粮,就该肩负整场战役的重担,理所应当。
这个担子大家都不想挑,就由中军来挑。
不但要挑,而且要好好挑,挑得别人舒舒服服的。
为此,他列出了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