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我的时代1979! > 第188章 《彻子的小屋》

第188章 《彻子的小屋》(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大江随即意识到失态,迅速改用英文致歉,但激动未减:“您的见解实在令人震撼!如此年轻,却对文学有如此把握,实在令人敬佩!”

井上靖微微皱眉,大江作为他非常欣赏、认为最能继承其思想脉络的战后一代核心作家,如此失态让他有些无奈,但心底也理解这份遇见知音的惊喜。

他温声用日语问道:“大江,什么事让你这么惊讶?”

大江自觉失态,先向井上靖和众人致歉,然后简要讲述了许成军对文学的超凡见识,语气中仍带着难以平复的叹服。

许成军摇摇头,谦逊而认真地说:“大江前辈的写作思路也让我深受启发。我认为,大江前辈是日本战后崛起、承前启后的这一代作家中,最有机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此言一出,台上台下顿时泛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和低声议论。

日本作家们面露惊诧,连巴金、冰欣等人也略带不解地看向许成军,觉得这话说得未免有些……

过于大胆和笃定。

诺奖预测岂能轻易出口?

更何况是针对一位外国同行的断言。

水上勉适时插话,笑着打圆场,也是由衷感慨:“看来思想的共鸣不分年龄与国界。有机会一定要安排你们二位闭门对谈,深入交流。看来你们简直是这一代的巴金和井上靖啊!”

在日本文坛,闭门对谈通常意味着双方关系达到相当信任和亲密的程度,是深入交换思想、近乎衣钵相传的标志性活动。

这话一出,会场氛围顿时融洽热烈起来。

大江本性沉稳,此刻却也因这极高的评价和难得的知音之感而连连点头,对闭门对谈的提议显露出极大的兴趣。

许成军也微微颔首,表示接受这份认可和邀请。

就在这时,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尾崎秀树推了推眼镜,提出了一个更深入,也更为敏感的问题:“我其实很好奇中国作家,尤其是像许君这样的年轻同志,是如何看待我们日本人的?”

这个问题让气氛瞬间又变得有些微妙。

巴金脸上掠过一丝犹豫,冰欣却目光温和地看向许成军,带着鼓励。

许成军沉默片刻,仿佛在斟酌词句,然后清晰而克制地说道:“个体而言,我遇到的很多日本朋友都很好。但就整体印象而言,我只能和一小部分日本人成为真正推心置腹的朋友。”

“哦?是哪一部分呢?”尾崎追问。

“是像井上靖先生、大江健三郎先生这样,深刻反思历史、真诚追求和平与人类福祉的前辈。”

许成军回答得毫不犹豫,他目光扫过井上靖和大江,似乎带着敬意,然后话锋微微转沉,“我们可以谈论反战,可以成为文学上的知己。但是,请理解,作为个人,我可以原谅朋友对我的无意冒犯;然而,我无法,也绝无资格,替我的国家和民族去原谅那段历史施加的、深重如海的伤痛。我热爱我的国家,这份情感,我想与大江前辈将他的和平理想置于首位一样,是根植于血脉和信念的。”

“我的理想……”大江喃喃重复,眼神变得深邃,似乎在思考这其中的重量。

尾崎继续问道:“那么,你如何看待当前的中日友好时期呢?”

许成军回答得坦率而冷静:“我认为这首先是政治和经济层面的需要,是国家利益权衡下的理性选择。当然,我依然对历史上鲁迅先生与内山完造先生、藤野严九郎先生那样超越国界的真挚友谊心向往之,并为之感动。”

这番坦诚到近乎直白的话语,让全场陷入了一阵短暂的缄默。

许多日本作家面露复杂神色。

尾崎试图缓和一下:“可是,许君,你看我们现在交流的氛围不是很好吗?这不正是友谊的体现?”

许成军看着尾崎,又缓缓环视了一圈在场的日本作家,最终目光落回大江和井上靖身上,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

“是的,氛围很好。但这美好的氛围,恰恰是因为在座的诸位,是我们的朋友。”

他微微停顿,补充道,

“至少在此刻,在文学追求和平与理解的共同目标下,我们是朋友。”

畏威不畏德的民族有什么好说的?

没有主权的国家和民族连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决定都做不出来。

只能成为大国博弈之间的旗子。

靠着右翼煽动民众情绪的犬马之辈。

许成军这番直白坦然、理性到近乎冷酷却又极为克制的发言,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笼罩在会场上的温情面纱,露出了底下复杂坚硬的历史与现实岩层。

话语中的分量,让在场的许多人,无论是日方还是中方,都感到一阵寒芒在背,仿佛被点破了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他们都清晰地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看得太透,也太清醒,他的目光穿透了眼前的觥筹交错与文学辞藻,直抵问题的核心。

甚至觉得这小子..是故意的?

巴金在心底暗暗苦笑,这小子,这份洞察力与对时势的冷静剖析,相比起当一个纯粹的作家,或许去从政或研究经济,会是更合适、也更危险的道路。

他太懂得如何在原则与灵活之间保持平衡,又如何在不逾越底线的情况下,表达最真实的想法。

坐在许成军侧后方的杜鹏成,显然也觉得这番话虽然解气,但在这种外交场合显得有些过于“硬朗”了。

他不动声色地用胳膊轻轻推了许成军一下,递过去一个“差不多得了,往回找补一下”的眼神。

许成军接收到信号,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微笑,但很快便从善如流。

他话锋一转,语气缓和了许多,带着一种展望未来的姿态说道:“当然,我坚信,在井上靖前辈、大江健三郎前辈这样富有远见和良知的前辈们的持续推动下,通过我们双方不懈的努力,中日之间一定有机会,也有智慧,实现真正持久、基于相互尊重和深刻理解的和平与友谊。中国和日本同属儒家文化圈,一衣带水,文化渊源流长,这是我们之间无法割断的纽带。下一次有机会,我也会带上我的新作品,与各位老师、前辈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挣日元~

他这番补充,既肯定了像井上靖、大江这样致力于友好的日本人士的努力,又巧妙地将话题引回了文学交流本身,还抛出了一个令人期待的未来邀约。

“哦?新作品?”尾崎秀树顺势问道,带着好奇,“是关于什么的?”

“是记录我此次日本之行经历与感想的一部作品。”许成军答道。

“是小说体裁吗?”水上勉也饶有兴趣地插话。

许成军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具体形式还在构思中。”

“那我们很期待了!”井上靖接过话头,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其实名字他都想好了。

《我在暧昧的日本》。

对不起了,大江,这名太好了,我先用了~

许成军适时展现出的对未来的开放态度和对友好交流的期许,有效地缓和了刚才略显紧绷的气氛。

借着这个契机,巴金和井上靖这两位老友,也自然而然地重新接上了话头,开始回忆起他们早年交往的旧事,谈及共同欣赏的某位诗人,或是某次文化交流中的趣闻。

到了下午,按照行程安排,巴金、冰欣等人将继续与日方元老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学对谈。

而许成军则告假,由岩波书店派来的专人接走,前往书店总部进行《红绸》日文版出版合同的最终签署。

就在许成军准备动身时,大江健三郎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