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京都和议(1 / 2)
第265章京都和议
京都周围,有数个军营包围著京都一圈进行布置的,並且有大量火炮已经备足,还在构筑炮台这些明朝製造的步战火炮就达到两百多门,其余还有三百到五百门的日本国崩炮,这么大的数量,可想而知幕府也是拿出来了几乎全部的家底。
当然了,洪承畴倒完全不在乎这些看似嚇人的火炮,而是这些军队中,有几千个骑马武土,是匯聚在了幕府的本阵大营。
这些骑马武士也是背著弓箭,骑著个头不高的倭马,按照辽东关寧铁骑的形制,配了一人双马这些弓骑兵不仅仅是超乎洪承畴的意料,恐怕在皇帝知道以后,也会是相当的吃惊。
毕竟倭国虽然有骑马射箭的传统,也就是流鏑马,但基本上都是倭国日本的將佐才会学习这种技术。
倒不是成本原因,而是骑兵在倭国一向不受重视,倭国一般都是步兵加长官骑马指挥的性质,
来操纵军队,而现在的情况看来,倭国是在学习明朝,早已暗中就训练了这么一支弓骑兵。
这个消息是洪承畴假意没有表態,暗中警铃大作,决心回去告诉皇帝的事情,而他並不声张,
继续进入京都。
京都作为倭国天皇所在的地方,本身就是倭国人的精神象徵,此刻倭国的天皇和德川幕府都在京都,也是號召力剧增,很快就吸引来了各路大名的军队支持。
各种大名的倭国內藩家徽旗帜,已经是掛满了各处营垒帐篷,洪承畴骑在马上逐一扫视过去,
暗暗心惊。
楼国虽然军事部署和明朝军队很不一样,但洪承畴是什么人,久歷战阵,是大明朝打仗十儿年的总督,他还是能够计算出来倭国的大概兵力的。
这里的军队,怎么算都应该超过了十万人,而且看那些运送马匹草料和搬运粮食的倭兵,一个个膀大腰圆,瘦小的个子却格外精悍,也明白这些人事实上也是战兵。
倭国和明朝不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明朝多多少少都是有辅兵的,只不过现在的明朝辅兵的主要功能,从后方运输和管理驛站,变成了开战也得上去顶的角色。
只不过现在多数战事,明朝习惯了用铁骑解决,实际上的辅兵还是有不少人需要常年干杂务,
战斗力很弱。
而倭国之所以有这样的战斗力,也是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有真正的辅兵,无论是不是辅兵,你都是要配倭刀来隨时参与直接作战的,甚至於你战事不利,一样要被要求自尽。
而这些倭兵让洪承畴一直就皱著眉头,很难不承认倭国的確战力彪悍,是皇帝眼中的最强藩国,这样的倭国,难怪能短短一个月左右就杀至明朝辽东,甚至於加藤清正在壬辰倭乱时期,直接进入了辽东,摧毁了十几个女真村寨。
当然,洪承畴一边看一边也认为,这样的武士军队,面对大明魔下的辽东骑兵,可以说是根本不能对抗,毕竟明朝铁骑现在的备马数量和骑射技艺,已经比过去要更进一步,战力彪悍的可怕。
德川家光得知明朝竟然派了洪承畴来,也是有点惊讶,因为他听说过洪承畴,这也是一位明朝非常有名的征战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