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菩提化身至(1 / 2)
第161章菩提化身至
却说陆元乾苦修六年,终於等来六月飞雪,江河倒灌。
他忙带著石妖奔至菩提所居静室,行弟子之礼。
菩提祖师挥动拂尘,淡然一笑:“既有仙缘,又有诚心,那我收你入门也未尝不可。
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到你,正当是个觉字。“
“如此,我便赐你个法名,名为觉真如何”
混沌迷途遮望眼,堪破无明方觉真。
陆元乾並未犹豫,忙拜谢祖师。
祖师顿了顿,又看向一旁有几分木訥的石妖,道:“你缘法已至,只可惜悟性不足,为师就收你做个外门弟子,你意下如何“
石妖原本就没打算能够拜入祖师门下。
他在斜月三星洞勤勤恳恳这么多年,也只是为了陪伴自己的小主人。
如今听闻祖师要將他收为外门弟子,当即喜不自胜,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
菩提祖师见石妖挥舞著石臂,在原地蹦躂,似乎在跳舞的模样,也不禁笑了起来。
所谓有教无类。
无论是修道之人,还是披毛戴角,湿卵胎化之辈,在祖师眼中都是一视同仁。
自此,陆元乾终於有了名分,为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最小一辈弟子。
大师兄广言带著一眾师兄前来恭贺,他拍了拍陆元乾的肩膀,笑言道:“师弟,你以后可真要喊我们师兄了。
2
一旁,眾师兄齐声附和:“有什么事同我们说便是,师兄们虽比不上你天资聪颖,不过处理起凡尘琐事,倒是不怎么费功夫。“
陆元乾笑著頷首。
他知道眾师兄不是在吹牛。
西牛贺洲的仙门仙宗当然不止斜月三星洞这一处。
但斜月三星洞中的菩提祖师,其修为绝对是最高的一位。
甚至,完全不用菩提祖师出手,陆元乾这些师兄就能碾压其它仙宗內坐镇山门的所谓“老祖”。
在斜月三星洞中你叫我臭讲道的我不挑你理。
出了洞你该叫我什么
广言老祖!
在洞中待了足足六年,陆元乾早已知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礼。
於是他也不用怎么適应,便很好的融入进了诸位弟子之中。
心思浮躁之人,可能会觉得修道之时砍柴挑水,洒扫庭院,极其浪费时间,而且毫无用处。
但陆元乾並没有生出这等想法。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就是最简单的砍柴挑水,其中也藏著大学问。
这一日。
祖师在庭中登坛高坐,唤集诸弟子,开讲大道。
自佛学讲到儒说,最后又论至道统。
三家配合如浑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陆元乾下暗暗惊嘆:“祖师精通三家道义,真乃博学也。”
及散坛时,祖师叮嘱:“今天有雪,尔等各扫前雪。”
闻言,眾皆抬头望天。
天朗气清,倒不像有雪的样子。
然而,祖师只是笑而不语,拂尘一挥,施施然离去。
片刻之后。
有弟子忽觉头顶有轻飘飘的鹅毛落下,紧接著,额头处传来冰冰凉凉的触感。
雪越下越大。
石门、长满湿润青草的泥地、乾枯的树梢,很快都裹上了一层银白的外衣。
眾弟子居住的洞府前皆被厚厚的积雪蒙住。
“祖师果然神机妙算。”
有弟子由衷称嘆。
只有陆元乾望著忽然降下的大雪,若有所思。
他此刻算是彻底想明白了。
六月飞雪,江河倒灌,之前的奇观自然不是因为自己的坚持感动了上苍。
而是祖师为之。
“祖师让我等各扫门前之雪,却是为何”
“莫不是出此考题,让我等齐心,共扫积雪”
“师兄此言有理。”
眾弟子嘰嘰喳喳,討论著菩提祖师的用意。
倒也不怪他们对菩提祖师的举动过度解读。
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先辈传道,讲究的都是一个机锋顿悟。
得悟者,一日千里又百里,进境可比百年苦修。
佛教之人常言,我不见佛,佛自在心中,便是此意。
一番商议过后,大家纷纷拿起簸箕和竹扫帚,在洞府前扫起了雪。
说来也怪。
明明是差不多的地势,有人府前的雪厚如瓦盖,有人府前的雪却只有薄薄一小层。
真扫起来,感受也是各不相同。
或稠密连绵,方才的还没扫完,天空中已有新雪连绵而至。
或硬如坚冰,像是冻硬了一般,凝结在路面,人行其上,路滑难行。
师兄们有什么事,都想著陆元乾这位小师弟。
此刻自然也打扫到了陆元乾的洞府前。
可不仅陆元乾与石妖没有动身洒扫,甚至当师兄们上前来帮忙时,也被陆元乾婉言拒绝。
眾师兄皆疑惑不解。
虽说祖师素来喜爱陆元乾这位小弟子。
但对於祖师才交代的东西,陆元乾故意忤逆,祖师怕是要生气。
眾师兄劝了一番,仍拗不过陆元乾,只好作罢,任由陆元乾洞府前的积雪堆著,心中暗暗为其担忧。
翌日,菩提祖师再次出面。
天刚蒙蒙亮,大家便见到一手执拂尘,仙风道骨的身影。
祖师飘然落地。
鹤髮挽成一个道髻,一根乌木簪子横插其间,真可谓在世活神仙。
眾弟子一一拜过,祖师拂袖,让弟子们各自行事。
“为师听闻尔等昨日皆扫门前雪,可有此事“
“祖师吩咐,不敢有所懈怠。”
弟子们齐声答道。
菩提祖师点了点头,扫视了一圈,评道:“人生於父母之胎,见形闻声於市井之中,因果与尘世相纠缠,让尔等洒扫前之雪,便是断了尘俗因果。”
“我辈修行从修身而始,修身以让六根清净,六根清净则六欲不生,六欲不生则真性毕见,尔等皆悟也。”
祖师真言,诸弟子不敢有些许遗漏。
一番揣摩之下,大师兄广言最先有所明悟。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物,何处惹尘埃”
“我等生於清静之胎,却因世俗碌碌染於尘埃,如今洒扫积雪,便是重归清静。”
菩提頷首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