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浅遇难(1 / 2)
苏宝儿着陆于夹板上,一刀插进木板之中,以在剧烈摇晃的船上保持平衡。
她半跪于地,胸腔间一股血腥味涌然而上,但又被她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她低头扫了眼之前想在背后偷袭她的那人,那人太阳穴上的血洞处,还残留着一小截八爪鱼的脚。
苏宝儿见状,不禁心生骇然。
船上还残留着没回到船上的倭寇,苏宝儿只喘息了一会儿,便复又站起与之战斗。
在机械重复的打斗中,苏宝儿逐渐找到了之前疑虑的答案。
这些倭寇,应该都是汉人假扮的。
他们虽然偶尔嘴里会蹦出一些叽里咕噜,像是东瀛语的词汇,但是情急之下,下意识从嘴里蹦出的是地地道道的本地方言。
另外一个依据,就是他们的招式。
虽然这些人配备的都是倭人的武士刀,但是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偶尔使的几下子刀法,也是明显的中原刀法。
其次,这些假倭寇和尚裕关的水师是一伙的。
即便入海口的海面非常辽阔,但水师都是有自己的巡航轮班制度的,不可能这么一艘来路不明的外船,就这么名目张胆地驶进了内海。
而且,这些倭寇一上船率先捣毁的就是船板,之前那名领头的官兵脚蹍船板的模样,就好像是在确认些什么一样,与倭寇的行为简直遥相呼应。
既然是乌合之众,苏宝儿对付他们也不难,纷纷踹下海后,船身忽然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便漂移了起来。
“不好了,这帮海盗在砸我们的船!”
有船员高呼。
“姑娘!接着!”
船舱里,吴长友踉踉跄跄地抱着几块石头跑了出来,他扯开石头外的包装,露出它原本的淡黄色。
是硫磺。
苏宝儿以前在书上看到过,这种稀有的石矿易燃,是炮竹和烟花的原料之一。
她朝吴长友点了点头。
吴长友将怀中硫磺扔向苏宝儿,苏宝儿一手甩出七彩霓裳,裹住硫磺石,在船上旋转了两圈,复又朝倭寇的船上扔了过去,另一只手则掏出了火折子,小嘴拼命呼呼,使劲儿把火苗吹旺。
她算好时机,在硫磺石将要落于敌方船上时,掷出火折子,一脚踢了过去。
火苗触碰到硫磺,立刻发生反应,在敌方的木船板上燃起一撮火焰。
“火怎么这么小!连八爪鱼都烤不熟吧!”
苏宝儿质问的话音刚落,瞭望台上便掷出了一个陶罐,陶罐稳稳地砸在那丛小火苗上,陶罐碎裂,里面迸射出黄色的**,火势骤增,火遇上木板,更是越烧越旺,导致对面的假倭寇只能忙于救火,而无暇再攻击他们了。
是油。
哪里来的油?
苏宝儿背靠桅杆,抬头去看瞭望台。
果然有高人。
而且这个高人出手了两次。
可她还没来得及出声询问,船又是一撞,舵手把不住船舵,只得出声求助:“吴老板!船触礁了!”
等回过神来,苏宝儿才发现,他们的船已经偏离了航道,在近岸的浅水海区触礁,难以再行。
“完了,搁浅了。”
苏宝儿看到吴长友面如死灰。
“船上可有船工,修一修,再等涨潮,不行吗?”
吴长友依然是那幅死了全家的枯槁模样,他绝望地摇了摇头:“来不及了,你看。”
苏宝儿顺着吴长友的视线看去。
岸边,是一片乌泱泱的小船。
那些小船,就像是群蚁看见了腐烂在路中央的食物一样,纷纷向他们聚拢。
“是搁浅船!阿哥阿弟们,冲啊!”
苏宝儿依稀听得一两句越州土话,但听得不是很懂,小船的人大多皮肤黝黑,头戴斗笠,裤腿挽至膝盖以上,赤着一双大脚。
他们船上还有些鱼网和长篙,看起来应该是沿海而居的渔民。
只是为什么,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十分诡异的兴奋笑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