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从白蛇传开始 > 分节阅读 40

分节阅读 4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玉帝的敲打,他们毫不在乎。只要有封神榜在,斩仙台也奈何他们不得。但是他们却绝对不希望玉帝对付宁采臣。

这神道的神通绝非一介凡人可承受的,即使不死,也有的是办法对付一个凡人。

大殿上你争我辩,弄得玉帝怒极拍案而起,拂袖而去。

玉帝离开了,众神却并不效心,央求千里眼顺风耳兄弟时时关注,以免玉帝下阴手。除此之外,则一律不许插手,因为没人知道宁采臣的哪个行为便会带动封神榜。

这件事的动静之大,是自从上次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再没有过的。就连王母也惊动了。

披香殿内,玉帝见是王母来了,只抬下头,什么都没说。

王母说:“陛下何必为一介凡人生出诺大的怒气。”

玉帝摆摆手说:“朕非生那凡人的气,而是竟有人教他凡人立书,歌颂妖族,以奉承圣人。”

“这”王母迟疑了,自封神以来,他们与圣人的关系可不好。“应当不致如此吧”

“唉”玉帝一指昊天镜,里面立即显示众神的活动。突然感慨道:“道祖的可怕,你我是深知的。道祖炼制的东西,不是不能损坏,他的可怕是在即使损坏了,只要有一丝在,便仍然受其压制。朕是羡慕啊”

王母明白他的心意。也许以前的玉帝喜欢权力,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一直被困在这天宫牢笼,什么野心也都淡了。

西游前,西方二圣说有法可助他们摆脱人道,进军天道。为此他玉帝不顾脸面,连桌底都钻了。可最后呢

就是他自己借口处罚自己,分魂下界,可还是摆脱不了人道神位,又再度回到天上。

洪荒时,只知人族为天地主角,却无人知是这种主角法。

寂寂荒山,寞寞空谷,修道亿万年,却不得逍遥,反为人道俘虏。任谁也会唉声叹气。

怪不得那圣人明知肉身封神之法,却仍不愿把弟名字填于封神榜上,而宁愿让弟身死道消。

当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释,方知圣人看得高远。

仙神们本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却为人道所俘,这天地之别,又有几人可承受

而对玉帝来说,别的仙神也许还可以超脱,可他是玉帝,有谁来替代他的积权

玉帝这一发怒,可是惊动了众神。除了千里眼顺风耳外,就连吕洞宾那儿,都有神特意去传信。

没有别的,只有一句:顺其自然。不要主动接触,主动传道一切顺其自然。

上次西游,封神榜未破,便有神研究原因。其中一个结论便是:当时他们的参与太多了。

这是众神与玉帝间截然不同的结论。这个结论也得引导着他们行事。

不说天庭,回到人间。

白素贞果然找了一个好借口:严父身亡,家中只她一女,按礼经,她当守孝三年。

这是极好的借口,至少许仙是挑不出毛病来。

宁采臣则有些混乱。因为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几乎没有白蛇传的影了。

许仙与白蛇的第一次的相遇,根本就不是三月西湖断桥,而是深秋飘雪的儒士宴。

许仙与白蛇断桥相遇后,他们竟没有立即洞房花烛,也就更加没有“愿与君欢好”之说了,反而是像常人那样媒婆说合,问彩下礼。

现在更是蹦出来个三年守孝。

是,这桩桩件件,宁采臣是都有办法解释的,但是这些一旦联在一起。

除了白素贞、小青,这名号与白蛇传有关,还有什么

难道她们说的是真的她们真不是妖,是仙

宁采臣是彻底糊涂起来。

他这一糊涂,可急坏了学官大人。

“那宁采臣还没动笔吗”

又是一季检学考,别的书生早已研好一砚墨汁。宁采臣却只是发呆。

“回大人,宁相公不仅没有动笔,他连案卷也没有打开过。”差人立即回答。

清明刚过,天并不热,但是学官却已是冒汗,口中喃喃自语:“这可如何是好”

差人不知大人在担心什么,他只是觉得这次季考,有没来的士,这来的又一字不写。他当然同情自家上司。“大人,不用太过忧虑,这宁相公不善科考,您不是知道的吗”

学官摇摇头说:“你不懂,你不懂。”

差人又说:“要不小的去催催宁相公”

“不,千万别。他本就不善科考,催促之下,就更写不出了。”

差人这看出学官大人不仅仅是担心宁采臣不写东西,更担心他写不出好东西。

如果仅仅是应付季考,显然早催他动笔了。以他的学,即使发挥不佳,两三分的实力,也不会落到不过关去。

也不知这学官去了府学一趟,怎么就如此了。

府学里也在季考。新到的府尹却未到,他仍呆在后衙。

“爹爹想好如何回报宁公了吗”是他女儿。

聂府尹笑道:“你可知前几日官家下了中旨,着天下官员选抄奇文妙句,以达宫中。”

卷三:白蛇第84章、天热

更新时间:201261411:05:23本章字数:4387

倒霉本以为新书榜能用到下周一,没想到昨夜便被点站斩掉了。霉啊

最近有点卡文,更霉

本书开头汗这可是正宗白蛇传的开头啊只不过本是白蛇偷法海的佛丹,我改成了小青偷王道陵的,聊斋哪有偷仙丹的故事白蛇传聊斋我可是当资料看的。请指出章节来。

另:本想给本书个正义的口号,比如圣斗士的爱的正义之类。只是想不到为亲人付出这是笔者的梦,可惜圆不了了,已不和现代风了,是虚伪了。正改过来。

s:弱弱问一句。由于主角不是全能的神,又忙着科考,忘了蝴蝶效应,非华夏历史国呆久了,又证实不了是白蛇传,能接受吗放个资料:白蛇传发生在南宋,主角在北宋,聊斋在明朝。没一个相和的,而主角又是个注重细节的人

-------------------------------------

聂小姐嘟着嘴,做小女儿状,不满道:“爹爹如何能答非所问”

聂府尹哈哈大笑道:“你果然还是我女儿,年龄太小,还不知这事的意义。比起他送为父的一场富贵,为父送他的可是简在帝心。”

也许不说还不明白,但这一说也就明白了。

官家挑选奇文妙句为的是什么还是太后的寿宴。如果能在这寿宴上诵诗一首,可不是简在帝心那么简单,而是简在天下人心了。

宁采臣在糊涂了一个小时,还是没弄明白白素贞的真实身份。想不明白,他的心思也便转到考试上来。

宁采臣打开案卷。

老实说这次季考放的很松。

以宁采臣的记忆,这古代考试,多是写上一句或一段话,然后由士判断这句摘自哪里,出自何典故,加以评述。或抒志,或论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