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从白蛇传开始 > 分节阅读 55

分节阅读 5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对天剑是佩服,佩服其智之高,佩服凡人潜力之大。对庄周只有敬,纵观上下,他是唯一说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之人。只这一句话,便值得他人尊敬。

可惜现在这敬,宁采臣不能说出来,只能放在心中,沉到心河深处。

“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卫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

“此天之剑也。”

庄周,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天剑,更是平头百姓也知。只是从未有人把它归入武功。

其实这本不是武功,而是道。

不过妖魔鬼怪的世界,仙佛俱在。人道想走出去,不借仙佛之力,很难。他们只要稍稍发难,便功亏一溃。

与其完全隔绝他们,遭来致命反击,不如全都归纳进来。虽然同样会使他们信仰更多,传播更广,但是这总比夭折的要好。

“那我们蜀山呢”十三娘终于忍不住了,趴在窗户上,眼中全是焦急之色。

宁采臣笑了,他竟然把蜀山忘了。真要分起来,这蜀山倒也称得上以武入道,以剑入道。

世上有蜀山在,他所猜想的人道之武,衍化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了。

一种不与仙佛争夺天地灵气,反而会给他们带来更多信仰力,宁采臣想不出他们会发难,使其夭折的理由。

“呵呵蜀山的剑道是剑仙。”

“何谓剑仙”终于说到自己师门了,十三娘双目放光,恨不能宁采臣把它夸上天。

“以气御剑,杀人于千里之外,御剑青冥,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十三娘兴奋地直点脑袋。

宁采臣也很兴奋,因为前面所说,最多是与仙擦边。他正想不到怎么与仙平齐,上升一步。十三娘的捧嘴,一下解决了他所有的难题。

至于其后的衍化,已不是他这境界可以猜度的了。什么法象之力,不到那境界,又如何知道

自己的目的已达到,宁采臣做总结道:“剑神无情,实为有情,是极情于剑。剑魔剑走偏锋,是为魔道极境,一剑唯我。剑圣之道,是万法归宗,万剑臣服,乃剑中王者。剑佛慈悲,以杀为罪,杀即不杀,实乃菩提大道,无上佛法。至于庄周的天剑,更是杀尽天下王侯庶民,是为大道之剑,超脱天地。”

他的声音掷地有声,震动神魂。

黄庭内景经剥下五道浩然正气,藏于胸腑,以做无情剑、魔剑、王剑、佛剑、天剑剑胚。

五剑说易行难。七寸浩然正气在黄庭内景经演化下,也不过化为一尘埃米粒。需精、气、神,三尸供养,转化人道,方为大成。

宁采臣说的,本是人道一种演化,特别是天剑,已有先贤指出。

更妙的是:他引入蜀山,有玄门首徒老打前锋,就是道祖也阻拦不得。因为这本就是他传下的道。

非天地大劫,道祖不出。

何谓天地大劫

道祖化身天、地、人三道,他的道统灭绝,便是天、地、人三道道统灭绝。这若不是天地大劫,哪个还是

宁采臣看天,不是看那天道功德,而是天罚。

天罚不出,证明他又对了。

如果衍化人道,却灭绝了道祖的道统,天罚现世,那乐可就大了。

就若后世,西方传来了科学,华夏灭绝了神佛,却是国运不昌。西方信神,却昌盛无比。就连日本,在信奉妖魔后,也是运道不错。

想那日本,几次三番差点亡了国,却每每化险为夷。

汉唐时,他们学于华夏。二战时,打了美国人,却因美苏冷战,反而不断得到美国人的订单、技术。

就更不必说,几次战败,不仅没有人肢解它,索取赔偿,反倒是国土面积愈发大了。琉球冲绳、北海道,哪个也不是它原有国土。

若是加入仙神妖魔,那么他们得到了妖魔庇护,得了妖魔气运。这一切便都有了足够的解释。

心神通透。人族气运与圣人相联,现在圣人们挣破枷锁,不再眷顾于人族。没了这气运,华夏当然步步进入灭亡。

黄庭内景经一线生机。宁采臣明了,这是人族的一线生机。

至于如何寻得这一线生机,就看宁采臣了。

“圣人成了圣,就想走。走也行,人族气运得留下。”

胸中五剑,无情剑胚大放光明,眨眼间便涨至三寸。

圣人借人族气运成圣,人族同样托庇于圣人。即便圣人什么都没做,单这名头便是一种庇护。否则洪荒妖族杀人时,也不会不敢下灭绝杀手了。

人族与圣人,有情有恩。于圣人动手,只有无情做得到。人族,最难忘的便是情。

黄庭内景经一翻,一页书页脱落,包裹三寸无情剑,掩去剑指圣人之意。只是一柄道是无情却有情之剑。

三寸太弱,却是宁采臣此时实力的真实写照。

卷四:序战第115章、多个跟班

更新时间:201261411:05:55本章字数:3880

三寸。

那么天有多高

天地浑沌如鸡,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y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想从居于三十三天外的圣人身上刮下一层油,留下人族气运。宁采臣还差得很远很远。

即使只是对话,够不上之前,圣人也不会理解,更不论留下气运了。

圣人不缺法力,不缺道行,不在意万物之死

但是气运

气运之争,都可打破山河。正如先贤庄周所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宁采臣唯一的希望便在于追上圣人,以口说服了吧毕竟圣人已经不死了。

阳春三月,莺飞燕回,正是江南好时光。

官道两旁,只见绿柳如水,青草如烟,佛光之雨清洗下的杭州,让人心旷神怡,恍惚间再现了人间天堂,江南胜景。

田埂垄间,尽是弯腰弓背的农夫在忙碌着,一年之计在于春。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大瘟打断了农人的农活,此时农人们不得不加倍努力,把这耽误的时光追补回来。

就是宁采臣也不得不回来,打断了他去府学借书的计划。

打断了的农计,宁母焦急万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