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从白蛇传开始 > 分节阅读 174

分节阅读 17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不愧是官家,这字这画真是玩得绝了。都用到科举上了,还不叫绝吗除了赵官家,这样的玩法,哪个玩的起。

他们这样看,宁采臣却不这样想。打开新考题。

一幅画。画面上只见崇山峻岭,山路蜿蜒,一小僧在山下河边汲水

这是什么古代版的看图做文吗

后世这类看图考文,宁采臣是考惯了的。看到这样的考法,反倒是有一种亲切感。

只是可惜不是限制多少字写文,而是写诗。

否则他真想让后世的,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提早出现在这世上。

写和尚挑水的诗啊

这头高便那头低,片木能平桶面漪。一担乾坤肩上下,双悬日月臂东西。汲前古镜人留影,行后征鸿爪印泥

这首诗可是极少见的描写人挑水的诗句。更妙的是颔联“一担乾坤肩上下,双悬日月臂东西”,不但对得工整、巧妙,而且比喻十分新奇。将水桶比作“乾坤”,好象肩上担的是万里河山;将摇摆的双臂比作日月星辰在天空中按照各自的轨迹运行,读来妙趣横生。

再加上这考题为官家所出,这诗就更合适了。“一担乾坤肩上下,双悬日月臂东西”,这样的诗句,除了当今官家,别人敢挑吗

毕竟这诗本身便有拍马屁的嫌疑。

李白有句“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颂的是皇帝西巡,这里拿来为已用,化作两句,宁采臣是满意的。

这样的诗本就极少,而能揉入先人,拍得不着痕迹,就更少了。最妙的是,拍了,却还能让读者知道。

这可是大宋,有不知道李白的吗更不用说赵官家这个文艺皇帝了。

虽然拍马屁不好,但是这么好的机会,如果真的要放弃,那才是傻蛋而宁采臣恐怕真的要放弃了。

三位主考在卷子发下,便关注着宁采臣。

是,裱糊的名字,他们是看不到宁采臣的名字,但是他们还是有办法上一场的考卷是从哪个考监收上来的。

宁采臣上一幅实在是出彩得很,不是他有官家的牌子进的场,他们都想照葫芦画瓢,帮自己子侄们也画上这么几只蝴蝶。

可是什么叫出彩独一无二才叫出彩。

一个考场有两个都不叫。

涂了宁采臣的卷子官家的牌子在那,谁敢。

新的考题一出,他们便寄希望于宁采臣了,希望他再接再励,再次出彩。

宁采臣的诗一写出来,便有人报给他们知道。

文人是很恐怖的,只要能青史留名,什么规矩他们都敢碰,都敢改。

所以宁采臣还没有落笔,这本该是裱名之后,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的诗,他们现在就知道了。

“好好极妙极”三位主考都称得上饱学之士,礼部侍郎、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哪一个没读过李太白的诗。

读遍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这可不是说假的。

李白有句“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他们更是时时谨记,以用来拍官家的马屁。

这宋朝以来,赵宋官家就没有不喜欢汉唐盛世的,用汉唐盛世来赞颂官家,只会让他高兴。他高兴了,这奖赏自然不会少。

可惜这么好的机会却让这士子用了。

他们嫉妒,是嫉妒的双目发红。但是却不能说出来,只能夸这诗好。

在他们看来这一科的头名状元定了,非此人莫属。

除非有人比这人才学更高,写出一首更加强大的拍马屁诗文来。

但是,做得到吗做不到吧

一简简单单的挑水都能隐入马屁来,他们自问做不到。这样会讨官家欢心,他们是不服不行。

但是差人下一句报告,没把他们吓死。“大人,这首诗那士子没留,而是撕了。”

“什么为什么”他们不理解,太吃惊了,以致于都没注意到差人说撕毁的那首,正是他们刚刚拼命夸赞的那首。

可他们问一差人为什么。这差人比他们这郁闷,心说:你们这些大文豪都不知道为什么,我一小衙役哪儿知道。

还是礼部侍郎王文王大人由于极难有拍官家马屁的机会,所以他最先清醒过来。向差人询问道:“那他是又写了什么”

差人回道:“这个士子毁了卷子后,这次却直接在考题上写上了深山藏古寺什么的。”

深山藏古寺

三位主考冥思苦想,趴在床上的徐海说:“从画上看,古寺“虚”掉了,但并不等于没有,不然小僧担水又去何处自然是自古寺而来,再回古寺而去了。这也是实中存虚。人们可以想见古寺就藏在山的深处。倒也是切题,可是与那一首比起来”

他啧啧嘴,没有多说,但是他的意思却是不言而喻的。

一个只是切题,另一个却是大拍官家的马屁。挑乾坤的不是官家是谁,没了他赵佶,这大宋朝不就没有了吗这福宁殿不就没有吗这皇城、这东京、这黄河、这几重天庭、万里平壤不也没有了吗

这一点,谁敢否认

可这么好的马屁,这么高竿的马屁却放弃了。

他们是恨不能敲开这士子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为什么明明做出了这么高竿的马屁诗,却弃之如敝屣。是他不知道官家是个喜欢受人奉承的人吗

对,一定是这样。

王文仔细看着画,又闭上双眼,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猛的睁开,惊呼:“这人果然与官家的关系不一般”

这声惊呼,其他二人倒不明白了。“王大人,您在说什么”

“二位大人请看。”

顺着他的手指的方向。二人再顾不上得意,同样惊呼道:“和尚”

王文点头抚须:“当今官家是最忌和尚的,这画却有和尚。也就是说和尚挑水绝不是陛下的本意。如果以此为诗,陛下一定会弃之不取。这个士子不仅是文采不凡,更是深知陛下之心。神人啊妙,妙,妙不可言。你我当前往拜会这个士子。”

卷四:序战第288章、揣摩

更新时间:201281018:55:50本章字数:7465

第2章、揣摩

“王大人莫要开玩笑,我等去拜访一个士子”

这事听去是如此的怪异。像他们虽然不是各部的主官,但是也只是相差一步罢了。

以他们的官位来说,是多少士子终其一生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天下有才华的士子何其多,就是头名状元,终其一生坐到知县、知府的不胜枚举。

现在,他们三位朝中大员,却要拜访一个只是有可能中状元的科举士子。这这还有朝廷官员的礼仪吗

王文见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