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从白蛇传开始 > 分节阅读 282

分节阅读 28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好吧就算自己是文人,他们是军人好了,这饭量也太恐怖了吧三个馒头再加上米饭。

“回大人话。大伙儿天天吃米,也是有些腻了,所以才一次吃了这么多。再加上平日里很缺油水,所以”伙头苦着一张脸。

他可不想让宁采臣误会自己不让军卒们吃不饱饭。实在是古代的肉食实在不多,短缺得很。一般百姓,以及他们这些没有战斗任务的军队,是很难沾得上荤腥的。

一个原因就是上面说的客观原因,没有这么多的肉,就是有,朝庭也不会调拨这么多的银两。别忘了,这是个文贵武轻的时代,重金养了文人,自然就不能再重金养军人。否则怎么分个轻重。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当官的,而是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普通小兵。

这要是军队天天吃香的,喝辣的,吃鱼吃肉,宁采臣穿越前这样的穷逼书生情何以堪这不是文贵武贱的世界,而要反过来了。

第二个则是军事兵法上的原因。

军队的作用是作战,是拿命去拼。

如果天天都是大鱼大肉的,到时候该拼命了。再拿酒肉去吸引人去拼命,傻子才会干。这无形中就加大了军队作战的难度。

别的不说。这不打仗时,有大鱼大肉吃,打仗了,反而没有了。谁还愿意去打仗。

而如果向前线输送新鲜鱼肉,显然也超出了这个时代的能力范围,不和实际。

毕竟像汉武帝这样照顾军队的古代君王实在是太少了。

而就是汉武帝也是主要供应霍去病军队新鲜肉食。其他部队虽然也有,可是却少了许多。

即便是这样,大汉王朝也没坚持下来。为此汉武帝连自己亲舅舅的家都抄了。

唯一剩下的便是当年退下来的老兵分外缅怀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时光,就是老了、残了,仍然愿意去做战。

宋军就不行了。宋廷是绝不会花费这么大代价的。

这些军士们一年之中,除了节庆,又或是太后生日这样的大喜事,也才能吃得上荤腥外,其他时候也就这样了。

虽然仅仅是荤油炒的蒜苗这样的青菜,但是毕竟是有了荤腥,平日能吃两斤的,吃个三斤、四斤,问题也不大。

油水少了,人的饭量也就会变大,这是无可避免的。

听了伙夫的介绍,宁采臣是唏嘘不已。

还真有这样的军队。自己整天吃豆芽吃咸菜,吃得整个人都像豆芽菜了,却让敌人,还是打坏的敌人吃荤的

宁采臣不是那种需要不断吃素减肥的人,就是后世,他也是认为肉与素菜好吃的人。认为素菜好吃的生活水准,他从来都没有达到过。现在也没有达到。

感慨一番,宁采臣说:“这样吧如果不够吃的,加水好了。”

“加水”伙夫是吓了一跳。

其他人也吃惊不小。

他绝对和西夏人有仇。

宋军将们互相看了一眼,更是一句话都不说了。摆明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可伙夫不行,他们是直接执行者。“真的加水”

“加水。”

得,反正是大人的命令,照做好了。反正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

可不是天塌吗华夏人怎么能对外族人这样

伙夫头带着他一帮人去了。

他们真这么干,西夏人不淡定了。“你们竟然敢这样干”

他们是不相信宁采臣会把语言付诸行动的。因为有天朝上国情节的宋人,就是真这么干,也绝不会当着使节的面干。这不是丢你们华夏上国的人吗

在他们看来,这个贪心的宋人,一定是想讹他们的金子,才故意这么说的。

大意了实在不该露出金子来。

不过,咱也不是那么好骗的。想要金子我全装看不见。

可是现在,他们无法淡定了。菜色坏了,米饭也抬走了,现在竟真的加水煮米粥了。

愤怒、不解,以及恐慌,脱口而出。

是的,恐慌。本就不是宋人的对手,只是由于宋人天朝上国心态下,他们才有便宜可占。

反正除了华夏这片土地上,身为使节,他是没有听说过还有哪个国家,是战胜国给战败国银子。这是只有华夏正统王朝才会做的事。

所以在正统上,西夏也好,辽也好,吐蕃也罢,全都只承认宋国。

现在宋国开始不要脸面了,这怎么得了。

宁采臣才不管他们怎么想:“哼我为什么不敢,一群俘虏罢了。没让他们以劳动换取食物,已经便宜他们了。”

“劳动对了,还可以这样干本官明日便禀明陛下,让他们统统去挖矿,以劳力换取他们的伙食。”宁采臣突然起了捉弄西夏人的心思。

也只能是捉弄。宁采臣想得再好,但是这世界的主流便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想要宋人虐俘,难啊

哦让囚犯工作,似乎也不能算虐俘吧好像这大宋的囚犯们本身也是要干活的。

不对这华夏人的大脑构造比较奇特,自己人受苦受饿是正常,可是外国人,哪怕是俘虏也是绝对不能受上一点儿委曲的。

这样例子太多,宁采臣只回忆一下,便不愿意深想。他很怕自己一时忍不住干掉这些俘虏。

“好你好我会到赵官家那儿去告你的”西夏使节很生气。

“去告好了。如果你们告得动的话”对他的威胁,宁采臣才不在乎。

大不了挨顿训。比起挨训来,整一下敌人才重要。

老实说,上一世时,宁采臣可不算不上什么三好学生。由于常常需要打工,这旷课对他来说可是家常便饭。

助教谈话,教导处,他同样没有少进。

比起这些人来,皇帝赵佶的口才可差远了。总不能因为这么件尿事,便诛杀大臣吧

宁采臣油盐不进,不怕威胁,西夏人只能是气势汹汹地走了。

“大人”这样欺负西夏人是很解气,但是宋军将们同样显得很担心。怎么说大宋国还从来没有这样对付过外国人。

就是有做,也是前面一线的军卒做的。至少他们这些个皇城禁军,自从赵光义最后一次御驾亲征后,他们便没有怎么动过。

既然没有在前线拼杀,自然也就没有多么大的仇恨,也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反而有心担忧宁采臣的得失。

“宁大人,陛下会不会真的因此降罪”

宁采臣不知道。

是真的不知道。从历史上看,赵佶无疑是贪财的,否则也不会有粱山他们造反。

赵佶贪财,那么让俘虏替自己挖矿赚钱,理论上是应该可行的。

可是另一方面,赵佶却同样对外族很大方。西夏、辽国、吐蕃只要能给钱的,他是全都给。就是后来金人打入汴京城,劫去宋国都所有的金银,他也不为之所动。

这个时代的人也许看不懂他,只认为他是一个矛盾的人。但是宁采臣知道,这在后世很普及,大概是叫做为政治任务服务。

宁采臣是真的不懂政治,所以他上一世也没有深入了解过这是怎样的政治任务。由于不了解,他自然也就是分不清赵佶会有什么样,有多大的反应了。

这时,突然俘虏营发出了吵闹声。

“何事如此喧哗”

“回大人,回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