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3(1 / 2)
的指挥权。
只见童贯站出来奏道:“陛下,老臣听闻是有贼人潜入京城,营救其同伙,这才使得京中有所混乱。”
“哦是如此吗”赵佶转向开封府尹,问道,“大将军说的可是实情”
童贯灭了西夏的威,赵佶一高兴,便以中唐的高力士相比,称童贯为大将军。以示宠爱。
开封府尹,听上去似乎很了不起,但这儿是京师,比自己官大的大有人在。就是泼皮无赖。也有可能有着大人物的背景。更何况,府是府,尹是尹。
开封尹是一个特别高的位置,惯例是由国家二号人物充任,一般为皇太子,比如说宋太宗、德昭太子还有宋真宗,他们都做过开封尹。
所谓的开封府。准确来讲,应该叫权知开封府,简称权知府,在宋朝的规定是这个职位必须由待制以上充任,所谓的待制,就是在龙图阁,天章阁等内做学问的这些人,其地位比学士低。
但是到了宋徽宗崇宁三年。这年距离靖康之难只剩下23年,由蔡京建议,取消了权知开封府一职。只设置牧一人,尹一人,并改变惯例,规定牧由皇子担任,后来的宋钦宗就担任过此职。另外尹由文官担任。
现在开封的尹官姓陶,名知节,乃是权知开封府。
所谓“权”这个字的意思是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也就是说他的主官是龙图阁。真要找人,也要找太子才对。
这是宋太祖赵匡胤知京城司长不好断案,有意地举措。不怕地方长官,那太子总要怕了吧
然而现在童贯提出。皇上询问,他又有什么办法。
难不成真站出来说:“你们不要找我,就是找我,我也不敢说。你们去找太子吧太子才是这开封的主官。”
“开封尹来了没有。”
得,不要让人催了,自己站站出来吧
很快陶知节便站了出来。只是他的表情说有多幽怨,便有多幽怨。
童贯大张旗鼓地杀人,他身为本地的官儿,自然是知道的。
就是不知道,童贯也会让他知道。
老实说,对他那个什么干儿子,童贯并非有多么看重。他看重的是他自己的权势,挟大胜之威,他的权势。看看有多少人为自己权势所慑。
蔡京曾任过开封尹,也是他改革的开封制度。也就是说开封是蔡京的势力地盘。
这也是童贯为什么选在开封的原因,他若真想使人顶罪,哪儿不成,非要在开封不可。
要知这府尹在以前就是府尹,比如赵光美,比如包拯,都是府尹。
蔡京想留下他的印迹,自然也就有别人想消除他的印迹。不然也就不会有蔡京官场的起伏了。
只是童贯万万没有想到,这替死的鬼竟然会选到宋江头上,就那么巧,宋江竟然还真的反抗了。仿佛其间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推动似的。
风吹草动都能引发他们这类政治人物的警觉,更何况还有这么明显的脉络可循。
在童贯看来,这是文官们对自己的反击。他们是眼红自己的军功,以及权势。
至于宋江。一个小小的山匪却搅得京城不安,哪个会相信反正童贯是不信的,消息越明确,他越是觉得有人在算计。
而此算计之恶毒,他随随便便便能想出来。
一个连山匪都打不过的军队,也敢称强军吗天大的笑话
所以陶知节一站出来,童贯便死死盯住他。只要他一开口说一些不利自己的言论,他便立即置他于死地。
童贯本就身形高大,又在军中呆过,自然有其威势。
这威势一出,陶知节这等文人哪儿抗得住。更何况关注他的可不只是童贯,这朝上的大臣们,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不在看他这也是压力。
作为京城的官员,虽然他没有权力参与制定与辽国的战事,但是他还是知道这件事的。
所以他双目一闭,不再关注头上的威势。
平静下心情,却是闭上双目,感觉更加敏锐,反而使得心跳加速,不敢拖延,慌忙张开双眼,大声说:“回陛下,大将军所言甚是。”
他觉得自己是大声,但是那声音却比平时小了不少。当然,他平时也没有什么机会奏对就是了。
但是这已经是他豁出去了,是抱着不做开封尹的决心豁出去了。
大殿很静,声音不大,同样可以听得清。这是古代把声学原理融入建筑的至高体现。
陶知节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把这责任揽过去了。
这大宋的高官们,哪一个不知道当今官家是个喜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主。
特别是现在,即将对辽人用兵的时刻,更是不宜节外生枝。
童贯见开封尹接去了罪过,他自然也就满意了。至于这人会怎么样他才不关心,谁让他本就是个“太监”,自然不管后面。
只听蔡京出来奏道:“启禀陛下,既然只是贼人所为,这事就交于开封府缉拿也就是了。”
“相国言之有理。”
巧合,还是无意。在大臣们的联手下,这件轰动京师的大案,也就这么抹平了。
一门心思攻打辽国的赵佶,又怎么会让一群山最快更新匪转移自己的精力。
童贯看向蔡京,闹不清这事到底是不是出自蔡京之手,不过他也同样记住了这么件事。
为官者没有这样的警惕心,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他又看向太子,再想到太子算计宁采臣的手法。不由怀疑是不是他主使的,毕竟他才是开封的主官。
哼别人不知道你是不是在宫中,本座也不知吗若是你对付本座,本座对你也不会客气。
这样想着,他低下头,以免有人看到他双目眼神。又想道:似乎要与郑贵妃联起手来,否则我在前领军,宫中出事,实在太被动了些。
tgt
卷一:我叫宁采臣第465章、剧情
更新时间:201211320:32:45本章字数:10273
“娘娘,枢密使大人使人送来了礼物。”椒园有人抬着大量礼物进来。
玉石琵琶精吐出葱白似的气息,仿佛玉牙似的又收了回来,张开精光闪烁的双眼,问道:“哪个枢密使。”
有薄帘遮面,外面人对帘内发生了什么,自然是看不见的。
外人看不到帘内,这也就使得玉石琵琶精在里面炼制一小旗,也没人知道她是做的什么。
“回娘娘,是童枢密使大人。”宫女回道。
“哦。”玉石琵琶精点点头,“他有心了。代本娘娘谢谢他。”
“是,娘娘。”
玉石琵琶精见宫女退下,立即继续炼制那面小旗。
玉石琵琶精做什么,她从不与人解释,就是封神时,她也没有告诉过苏妲己。
只是现在,有一个人,却是她不说都不行。
郑贵妃与她一体双魂,见她不断使人以宫中财货购买奇门物品,自然要追问:“你这是做什么翻来复去地使一个小旗子,很好玩吗”
别人,玉石琵琶精可以不说,但是这一体双魂的郑贵妃,她就是想不说都不行。“哼该死的西方教,真以为用些泥石雕像便可以困住我吗”
两次三番,就是猜,玉石琵琶精也猜到那佛塔有古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