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2(1 / 2)
这使使得宋江越发认定了自己的身份。
只见那人丛里那个黑大汉,轮两把板斧,一味地砍将来,晁盖等却不认得,只见他第一个出力,杀人最多。
一边杀人,一边叫背宋江的小喽罗跟着走。
这一番闹腾,禁军的无能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杀人也就杀了,非要弄个十字路口。这倒好,人没杀成,反倒是自己人等死伤无算。
这一下丢人丢到汴京来,禁军哪儿会答应,立即再组军队,随后追赶。
背后hu荣、郑天信、吕方、郭盛,四张弓箭,飞蝗般望后射来。那京师禁军竟然无一人敢近前来。
待得梁山众人退走,他们这才从藏身处出来。
这时才有人报,说是那公公为众人踩死了。这一下,他们才觉事态严重,不得不再追。
汴京可谓是大宋的不夜城,夜灯虽上,倒也正是游玩一天的人返回的时辰。
中〗国人多,到了人流时,四处都是人,好容易逃到十字街口,却有各色人等挡路。
李逵只为救哥哥,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推倒倾翻的,不计其数。众头领撇了车轮担仗,一行人尽跟了黑大汉,见后面追只将至,也杀上前去。
晁盖立即挺朴刀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
宋江也非全然无能之辈,见有人站出来,料是为首之人,立即喝令有弓箭者朝其放箭。也是不顾了街上行人的安危。
好一个晁盖,朴刀飞舞,竟无一箭可以近身。
街上这等撕杀,众百姓立即哭天抢地,纷纷躲去。
这一下反倒方便了梁山众人的逃亡。
眼见便到了城门。突然窜出一波人来,宋江正惊魂未定,却叫那人为首一人说:“梁山各位,快从这边走,城门已从我等所控。”
这些人声音陌生,不是熟人,宋江一个都不认出。
莫非是新近上山的想不到梁山越发兴旺了。这当是神人与我的资本。
想到这,宋江面带微笑,一副从容,正想说一些大哥大的场面话,却听晁盖说:“众家兄弟快走,这京城八十万禁军,可不是你我可挡。”
“晁天王所言甚是。”
立即众人匆匆穿城门而过。
宋江摆好姿势,却为众人一挤,差点儿掉下背去。当时便面有瘟色。
离城走了七八里路,守城门的人这才停下。“晁天王,梁山诸位,你我今日就是别过。”
“也好员外好走”晁盖立即抱拳行礼“此恩容有后报。”
对方再不搭话,立即掉头行去。
看他们走了,宋江问道:“他们莫非不是我梁山之人”
“自然不是,只是为我等助拳的义士。”晁盖只言一句,再不多说。
宋江听了,又是不喜。
这时断后之人聚合,问道:“接下来,咱们去何处”
宋江听了,眼中一亮,立即表现道:“听闻二寨主在汴京为官,不如先去他的府上”
晁盖说:“不妥,这会连累大人的。”
宋江说:“不怕,大不了同上梁山罢了。”
对宁采臣,宋江现在已无太多谋算之心,他正醉于星主身份,而不自知。正巧宁采臣又有文曲星下凡的传言,他已然把宁采臣作为自己的手下。
一个星主,一个文曲星,想也知道谁听谁的。宁采臣的钱财正好为之所用。
宁采臣上不上梁山,可是大事。
一方面,宁采臣本是梁山之人,甚至比他们还早;但另一方面,宁采臣却是大宋的朝官。
要说不嫉妒一点儿宁采臣,他们自己都不敢说。于内心深处也不无让宁采臣上山,大家地位平等的念头。
只是这念头不太仁义,故才没人提出,只等晁盖决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卷一:我叫宁采臣第464章、误会
更新时间:201211320:32:44本章字数:9633
tgt想了片刻,晁盖又说:“还是不妥,此时大人府上多是老弱妇人,我等去了是不怕。可是她们怎办到时大人回来,非怨恨我们不可。”
宋江说:“妇人如衣服,天王担心甚过。”
晁盖说:“其中还有大人老娘,这总不能不顾。”
这话一出,宋江不再坚持,毕竟他还有个江湖名号,忠义孝三郎,只是皱眉问道:“他不是杭州人氏吗怎得做官连老娘也带了出来”
又觉这样问,似乎不好,立即又说:“异地为官可以带家属。”
不知他是明白,还是问。不过有人立即回答他道:“是宁大人老娘自己找来的。”
宋江点了点头,似乎是明白宁母为什么出现在宁采臣家中,又问道:“那我等现在往何处去”
“现下人多,不好走陆路,不如弄些船只直走梁山。”
晁盖一出声,立即便有阮小五带了人去取舟船。宋江看了,却是没说什么。
在说和尚奔回大相国寺报信,众僧听说他们选中的引劫人与宁采臣又有瓜葛,不由大是尴尬。
“福缘深厚之辈,果然是哪儿都有机缘。”是羡慕似嫉妒。
“那师兄是否令我弟子信众,不再帮扶于他”
“不可,此次已然发动,便无可阻挡。最多我等两不相帮,看他造化。”
“那童贯寻求支援,我等是帮,不帮”
“此事我等还是不再参和的好。”
他们是怕了,上次参与,赔了一尊罗汉,可是赔惨了,哪儿还敢再加参和。
没人想死,就是可入西方极乐的僧人也是如此。
大相国寺调子刚定,却哪里知道人家已然走脱了。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插手了。
别忘了汴京是什么地方。没有他们插手,仅仅方腊一行想夺取城门,虽说不一定会失败,但也绝对不会这么简单。一人不伤。
几百人便大闹了汴京,无形中,便影响了方腊宋江他们今后对宋军的态度。
连京师都守不住的军队,想让别人尊敬,那也是难,只是现在还没有精力细思这点罢了。
大宋水运极其便利,不大会功夫便弄来三艘大船。
宋江看了。先是问道:“这船可是赊买而来”
梁山财政,他最是清楚,知道买不起这样的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