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545:宝贵的隐形资产(2 / 2)
读个博士,无论是对于你个人学术修养,还是对于未来在更大平台上发声,都更有裨益。
学校方面,可以为你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导师团队绝对是一流的,包括聘请业界的顶尖专家共同指导,确保不影响你的正常工作。你觉得怎么样?”
王盛端着茶杯,轻轻吹开浮叶,没有立刻回答。
他明白北电的意图。
用一个博士头衔,将他更紧密地捆绑在学校和“北电管理派”的战车上。
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产业巨子,其象征意义和话语权分量是不同的。
这既是北电对外展示其培养“顶尖人才”能力的活招牌,也是体制内派系巩固自身影响力的重要一环。
见他沉吟,张主任又补充道:“而且,你想想,未来若有机会在更高层面的文化政策咨询、产业规划中发挥作用,有一个博士身份,很多事情沟通起来也更方便,是不是?”
这话已经说得相当直白。
王盛如今虽在体制外,但其影响力早已渗透到决策层面。
一个博士头衔,在某些场合,确实是一张更便于通行的“名片”。
“博士……”王盛沉吟片刻,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容,“张主任和学校的美意,我心领了。这件事,容我考虑考虑。眼下,还是先把这个硕士顺利送走。”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张主任见王盛没有直接拒绝,心知有戏,连忙笑道,“你先忙毕业答辩,博士的事不急,随时等你消息。”
一周后,论文答辩在管理系一间小会议室低调举行。
正如张主任所保证的,过程异常顺利。
三位评审教授提问更多像是请教和交流,王盛结合盛影的实际案例侃侃而谈,从“电影厂联盟”到“中影盛世院线”的渠道下沉,从《博物馆奇妙夜》的全球发行到《首尔别离》的冲奖策略,其宏阔的视野和精准的操作细节,让几位教授听得频频点头。
答辩结束,评审组一致通过,并给予了“优秀”的评价。
当王盛走出答辩教室时,张主任已在门外等候。
“恭喜啊,王盛同学……不,现在该叫王盛硕士了!”张主任笑着上前再次握手,“手续这边我会尽快帮你办妥,学位证书和毕业证到时候直接派人给你送到公司。”
“有劳张主任费心。”王盛点头致谢。
“那……博士的事?”张主任不忘再次提醒,眼神中充满期待。
王盛抬眼望向窗外,夏日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
校园里,年轻的学子们抱着书本匆匆走过,充满朝气,也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迷茫。
“博士……可以读。”王盛终于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但我有几个条件。”
“你说!”张主任精神一振。
“第一,研究方向必须紧密结合产业最前沿,比如数字技术对电影制作发行范式的颠覆性影响,或者流媒体时代的内容战略,不能是空泛的理论。”
“没问题!完全可以按照你的产业洞察来设定!”
“第二,学习方式必须足够灵活,我不可能定期来上课。可以采用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国际交流相结合的模式。”
“这是当然,定制化培养方案!”
“第三,导师组人选,我需要有最终确认权。既要有一流的学者,也必须包括具有国际视野和实战经验的产业领袖。”
“完全可以!学校会全力配合,组建最顶级的导师团队!”
“那就这样吧。”王盛收回目光,看向张主任,“具体细节,让集团办公室和学校对接。”
“好!好!太好了!”张主任喜出望外,紧紧握住王盛的手,“王盛啊,北电以你为荣!管理系以你为荣!你放心,所有事情,我一定安排得妥妥当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