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宋财经周刊 > 第351章 军票

第351章 军票(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十七万四千五百贯,吕惠卿看完,一头栽倒,酣眠如醉。

这才是大军为了遮蔽消息临时抓的一点,要是整个河北,那不得卖出来几千万贯?

第二天,巡阅使开拔北行,目标大名府。

就在大家都恭维巡阅使妙计安天下之时,苏辙却皱起了眉头。把百姓打包给了大户,将税赋交由了商人,这岂是治国理政之道?

行进途中,他写了一篇长文,向李长安进言。

说什么华夏子孙,伏羲之民,怎能视同牲口奴隶。儒家先贤有教,应广开民智,赋民自主之权,遂能天下和乐之类的。

李长安看完,扔给了富柔,富柔看完扔给秘书,秘书直接扔火盆里烧了。

用餐时,苏辙又跑来询问,是否明白了圣人大义。

“你想要为这些连正经名字都没有的人请命?”

苏辙重重的点头,他表示,作为圣人弟子,他有责任宣化教义,教养生民,为天底下最贫苦的人发声。

“那好,前方还有城镇,你先行一步,按你的想法试试!”

没有辩解,也没有强令,李长安就一个原则——你行你上!

苏辙自己给自己办了手续,背了印信,带了五十个健卒,一路北上,奔着大名府边上的南乐镇而去。

他心里有个计较,自古以来,儒学世家一向是国之干城。

既然你能用商贾手段,那我偏要用儒家奥义,看看咱们谁能更好的建立起一套制度,让所有人都获得更好的生活。

苏辙一走,钱氏子弟韦中顶上,成了李长安的临时副官。

这家伙虽然也学儒学,可家学更重,也就是所谓的钱氏帝王学。

办公之余,他向李长安请教,为什么如此不看好苏辙的行动呢?他可是苏子瞻齐名的蜀中才子,天下一等一的贤才。

李长安问他:“为众人抱薪者,勿使其冻毙于风雪。这句话对么?”

钱韦中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对,只是不实用。黔首如牛羊,只识草谷,难辨恩义。故此圣人方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妄想替下阶之人争权利者,既恶于上,又别于中,实难求存于世上。”

他举例子,唐代杜甫和李绅就是两个对比。

杜甫出身豪门,李绅家境贫寒,两者皆因向上谏言爱护民生而得名。但杜甫为官清廉,李绅却是个大贪官。

为什么呢,就是两者对发声之后期望的回报不一样。

杜甫展示的是悲天悯人的情怀,上位之人你做你的,我骂我的,反正我干的也不是政务官,就痛快个嘴皮子。

李绅就不一样了,他干的可都是实务,不光嘴上说,还真要办。

可无论是前期在李锜手下,还是后来回到中枢,以及再次派驻到地方当一把手,他都面临一个困境。

可怜的人,给了他利益,他却帮着土豪劣绅,世家门阀来骂你,来反对你。

最后他干脆自暴自弃,尤其晚年,简直就是个世家的门客,专门捞好处,再也不为黔首谋福利,也不进言了。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杜甫不希求从黔首那里得到力量支持,他本身就是豪门,已经是上层的一部分了。

李绅恼羞成怒,最后性情大变,正是因为他根基浅薄,需要民声的支持。

钱氏统治钱塘时期,邀请当地大儒贤者为子弟教学,就特别讲过这个例子。千万不要当为民请命的傻瓜,因为这群人已经太穷了,除了一条命,什么也不能给你。

他们苦是真的苦,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们一无所有,只能盯着眼前利益,会被小恩小惠随意收买。

你要打击豪强,他们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兴许只是为了豪强给的一个发霉的馒头。

历史上,陈胜吴广,张角黄巢,都不是真正善用民力者。要看,就得看韩信张良,看刘备孔明。这样的人,用大义名分鼓动,用利益诱惑,用刀枪威逼,这样才能榨取民力,完成建功立业的理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