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征服之路(1 / 2)
李丞最终决定,还是要回到大名府去会一会李长安。
副枢密三品,直学士五品,转运使六品,他不想见李长安,就是因为人家是两路巡阅使,不肯低头。
王不见王多好,咱们各自逍遥。
哪想到这家伙如此不给面子,自己都下令商人不得配合了,他居然硬抢。
带着大名府、转运使衙门、枢密使行营的三百多官吏,李丞气势汹汹的回到了大名府内城。
然而,迎接他的,是数百名哭号震天、涕泪横流的本地士绅。
他们被李长安抢了,只得到了一堆废纸。
人家诸葛亮筹集军饷还“直百钱”呢,你小子比丞相还狠,还有没有天理了?
李长安通过线报,已经知道李丞回衙,于是派士兵前去传令,让他赶紧来迎候钦差,自己打算“巡阅”大名府。
消息传到府衙,李丞傻了。
还特么真“巡阅”啊,您不是忙着要去给契丹舔钩子么,在我这留恋个什么劲儿,离着沧州可还有一千多里呢。
召集属吏,赶紧研究对策,咱们得把这位爷送走。
大家把持商路,乱争商税,一个个好不容易吃的脑满肠肥,别被李长安割了韭菜。
我可是听说了,他这个人视财如命,在汴京割了不少人,连王侯勋贵都不放过。曹国舅听说了吧,家宅都卖了,园子都不修了,都是被这个李长安给坑的。
在当时,他还是一个小小的新城营造使,从五品的中旨官。
现在,他可是两府题奏,朝廷正式封的巡阅使。要是他来真的,咱们这群人,骨头渣滓都得让他榨出油。
李长安恶名远扬,把这群人吓的两股战战。
先派个人去探探风吧,选了半天,把大名府判官刘知远给派出去了。
刘知远是扬州人,与李长安有半个同乡之谊,兴许能好说话。
大哥是仁宗至和三年的进士,如今也已经算是历仕三朝,虽然官儿不算大,但历练还是不缺的,做个迎奉官足够。
刘知远到了城外大营,递上告凭进入拜见。
李长安正搁这算账呢,河北第一大邑,过去几年,每年才上缴朝廷赋税一百万贯出头儿。
这什么水平呢,还不足苏州的三分之一。
就这,还好意思挂个陪读,有个从三品的枢密副使搁这当府尹,到底怎么治理的河北?
不用想,肯定都是让世家豪强和官吏把好处都吞了。
“召集大名府所有大户前来会商专卖事宜,从今往后,大名府的榷场由咱们接管了,驻军一千!”
刘知远在帐外候见,一听此言,晃了一下,当时软倒在地。
榷场可是大名府的命根子啊,这可不光是大名府一地,而是管着河北两路南部大部分的榷货,一年上千万贯的交易。
“何人在外吵闹?”
刘知远哆哆嗦嗦被士兵扶进大帐,向上官致礼问好。
“下臣乃大名府判官刘知远,奉大名府尹、枢密使,河北东路转运使李丞之命,前来迎候巡阅使钦差。”
李长安端详了一阵儿,心说后汉皇帝也穿越来了,那不应该是个武人么,瞅你也不像啊。
把刘知远看的发毛,大春天的,热出一背的冷汗。
“哪里人士?”
“扬州下水关,锦塘胡同。”
“哦,还是个老乡。那正好,你来给我解释解释,大名府的赋税都哪儿去了?”
刘知远心乱如麻,这问题我能答么,那都是掉脑袋的事情。你敢问,只不过应为你岳祖父是首相,我爹就是个教书的。
“嗯?”
“下官才疏学浅,不通经济之学,平时只负责断案判案。至于府中税收之事,下官实在不知。”
一推二五六,干脆装傻吧,大不了治自己一个无能。
李长安冷哼一声,我管你这个那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