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 > 第37章 诗涵唱《青霉素之歌》

第37章 诗涵唱《青霉素之歌》(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她把纸往桌上一放,声音沉了点:“前阵子邻村有个大爷,信了‘消炎药治百病’,感冒硬吃青霉素,最后烧得更厉害。咱们要是改了词,有人真信了,耽误治病咋办?”“我知道我知道。”

李建国赶紧解释,“就是宣传噱头,没人会真信。你看市面上的药,不都这么宣传?‘包治百病’‘一吃就好’,大家都习惯了。”“习惯不代表对。”

苏瑶态度坚决,“我们做药厂是为了治病,写诗涵的歌是为了让大家了解青霉素。为了销量夸大药效,跟骗人有啥区别?这歌不录了也不能改。”

诗涵正好从录音室出来,听见这话跑过来拉李建国的衣角:“叔叔,我不想改歌词。

娘说,骗人的话不能说,骗人的歌也不能唱。”李建国看着苏瑶坚定的眼神,又看诗涵认真的样子,叹口气:“行,歌词不改。但咱们加段口白吧?唱完歌你或者诗涵说几句话,提醒大家正确用青霉素,这样既不夸大,也能体现你们的用心,你看行不?”

苏瑶想了想觉得可行:“我来说。就说‘乡亲们,青霉素是好药,能治炎症救伤员,但不是万能的,治不了感冒发烧。生病了先看医生,遵医嘱用药,平时多锻炼勤洗手,才能少生病不生病’。”

“好!就这么定了!”李建国赶紧让录音师准备。

苏瑶走到麦克风前,深吸一口气慢慢说。她的声音温和,却让人信服。录音师把口白和歌曲合成,放出来前面是诗涵清亮的歌,后面是苏瑶温柔的提醒,又好听又贴心。唱片印出来,李建国送了十张样片给苏瑶。

封面是诗涵在录音室唱歌的照片,站在麦克风前笑得开心,字“科学用药,健康生活”。

苏瑶把样片分给乡亲,李寡妇拿到当天就去公社广播室,让广播员放了一遍。没想到下午就有人去供销社问“有没有《青霉素之歌》的唱片”。正式上市那天,唱片厂门口排起长队,有买给孩子的,有买给部队战友的,还有卫生院医生买来放给病人听,教他们正确用药。

短短三天卖了3000张,不到一周5000张卖完,李建国又紧急加印2000张。苏瑶去县城办事,路过供销社听见两个大妈议论:“你买那唱片了吗?就是小姑娘唱的《青霉素之歌》,太好听了!我家孙子现在天天唱,还知道感冒不能吃青霉素,比我都懂。”

“买了买了!”另一个大妈说,“之前我家老头子感冒,非要吃青霉素说‘能治百病’,我跟他吵半天没用。后来听了唱片里苏同志的话才信,现在感冒乖乖喝姜汤。”苏瑶贴着墙根偷听,嘴角止不住往上翘,像捡了钱还不用交公,暗暗“哼”了一声:活该你们抢。这歌不光是歌,还成了“科普工具”,帮大家了解正确的用药知识。一个月后唱片收益下来,有两百八十多块,比苏瑶预想的多。李

建国送钱来的时候说:“苏同志,早知道听你的,不加那些虚的销量也这么好。以后有好歌咱们还合作!”苏瑶拿着钱琢磨怎么用。

诗涵放学回来看见钱,突然说:“娘,咱们用这钱给村小学买书本吧。上次我去学校,看见有的同学没有《新华字典》,只能借别人的,上课还得等着,特别不方便。”苏瑶愣了下,没想到女儿会这么说。她想起自己小时候家里穷,没上过几天学,一直遗憾。现在有能力帮孩子们圆读书梦,是件有意义的事。周末一早,苏瑶带着四个孩子挤上去县城的拖拉机。

到了新华书店,柜台里的《新华字典》封皮是红的,比村里小学的旧课本鲜亮多了。苏瑶让宇轩帮着数:“100本字典,50本作文选。”宇轩掏出小账本记着,笔尖在纸上划得沙沙响;诗涵和星辰帮着抱练习本,星辰抱得太急,差点把铅笔盒碰掉,赶紧用手扶住。

最后装了满满两大箱,司机师傅笑着帮抬上车:“这是给娃们送书啊,好事!”村小学的校长听说后,特意在操场搭台子,让孩子们排队领书本。诗涵亲手把字典递给穿补丁衣服的小女孩,小女孩接过抱在怀里:“谢谢姐姐,我终于有自己的字典了。”

“不用谢,”诗涵笑着说,“以后咱们一起学认字,我教你唱《青霉素之歌》,你教我写生字好不好?”小女孩点头,眼里闪着光。回去的路上,诗涵蹦蹦跳跳走在前面,嘴里唱着《青霉素之歌》,阳光照在她身上暖洋洋的。

陆战野握着苏瑶的手轻声说:“这钱花得值。”苏瑶点头,心里也觉得踏实,这钱花得比啥都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