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500章 柴宗训问娘,之前呵斥还能确应吗?

第500章 柴宗训问娘,之前呵斥还能确应吗?(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符太后看着儿子眼中的纯真,心中微微一软。她抬手抚了抚儿子的头发,动作轻柔:“娘知道,你是个重情义的孩子。延寿女和观音女的遭遇,确实令人同情。她们远离家国,冒死求助,这份勇气和姐妹情深,值得敬佩。可宗训,你要记住,你是后周的太子,将来是要继承大统,治理天下的。身为君主,最忌讳的就是被私情所困。”

她的语气渐渐凝重起来,眼神也变得锐利:“当年赵匡胤,是先皇最信任的功臣,可他最终还是背叛了后周,妄图夺权篡位。若不是联军齐心协力,我们母子早已性命不保,后周的江山也早已易主。那段日子,娘日夜难眠,生怕一个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符太后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后怕,更带着对儿子的殷切期盼:“宗训,娘不是要你做一个无情无义的人,而是要你明白,君主的感情,从来都不能只属于自己。你对文武大臣不能有过多的私情,否则他们会恃宠而骄,危及朝政;你对他国的公主不能有过多的执念,否则会被情感左右,做出损害后周利益的决定。”

“娘当年不让你和她们走得太近,并非是讨厌她们,而是为了保护你,也是为了后周的安危。”符太后继续说道,“辽国与后周,虽有合作,但也存在着利益冲突。谁也不能保证,今日的盟友,明日不会变成敌人。人心隔肚皮,尤其是在这乱世之中,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

柴宗训听着娘的话,脸上渐渐露出羞愧的神色。他知道娘说的都是肺腑之言,是用血泪换来的教训。他低下头,小声道:“娘,我知道错了。我不该因为私人感情,就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责任。”

“知道错就好。”符太后的语气缓和下来,眼中重新染上慈爱的光芒,“你还小,很多事情需要慢慢学习。娘不是要你立刻丢掉所有的感情,而是要你学会克制,学会权衡利弊。君主的道路,从来都是孤独而艰难的,你必须学会坚强,学会理智,才能扛起后周的江山,才能保护天下的百姓。”

她顿了顿,又道:“至于你和延寿女的婚约,当年本就是孩童戏言,如今两国正在商议合作之事,此事更不宜再提。延寿女是个有胆识、有谋略的姑娘,她此次前来,目的是为了借助后周的力量平定辽国内乱,恢复辽国秩序。我们与她合作,是为了后周的边境安宁,为了两国的共同利益,而非私人情谊。”

柴宗训默默点头,心中虽有不舍,但也明白娘的良苦用心。他抬手摸了摸腰间的平安扣,那温润的触感仿佛还带着延寿女当年的温度。他知道,童年的那段美好时光,终究只能成为回忆了。

“娘,”柴宗训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说道,“最近……最近我们和萧皇后有来往,我和萧皇后……产生了感情。”

符太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了然地点了点头。她早就察觉到儿子对萧皇后的不同,只是没想到他会主动说出来。“萧皇后端庄贤淑,聪慧明理,确实是个难得的女子。”符太后沉吟道,“不过,你如今年纪尚小,谈感情还为时过早。而且,萧皇后身份特殊,你们之间的事情,同样需要考虑家国利益。”

“娘不是要阻止你,”符太后看着儿子紧张的神色,连忙补充道,“而是要告诉你,无论将来你喜欢谁,选择谁,都不能只凭一时的心意,必须考虑到她的身份、她的背景,以及她能为后周带来的影响。身为君主,你的婚姻从来都不是私事,而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柴宗训重重地点头:“娘,我记住了。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任性了,我会好好学习治国之道,会学会克制自己的感情,会以后周的利益为重。”

符太后看着儿子懂事的模样,心中倍感欣慰。她伸手将儿子揽入怀中,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好孩子,娘相信你。你是后周的希望,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英明的君主。娘会一直陪着你,教你如何治国,如何用人,如何在这乱世之中站稳脚跟。”

怀中的少年身形单薄,却渐渐挺直了脊背。柴宗训靠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感受着久违的安全感。他知道,娘的话虽然严厉,却充满了对他的爱和期盼。童年的美好回忆固然珍贵,但他不能一直沉溺其中。他是后周的太子,肩上扛着沉甸甸的责任,必须学会成长,学会坚强。

他想起观音女为了妹妹孤身犯险的勇气,想起延寿女面对困境时的坚定,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敬佩。她们虽是女子,却能为了家国百姓挺身而出,他身为后周的太子,更不能退缩。

“娘,”柴宗训从母亲的怀抱里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我们接下来,要如何帮助延寿姐姐和观音姐姐?”

符太后看着儿子眼中的转变,满意地点了点头:“娘已经下令,让赵国将军率领三万大军驻守边境,牵制辽军主力。同时,也会暗中提供粮草和兵器,帮助她们联络辽国旧部。不过,最终能否成功诛杀耶律察割,恢复辽国秩序,还要看她们自己的努力。”

“我们能做的,就是为她们创造有利的条件,至于结果,只能听天由命。”符太后语气沉重地说道,“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家国兴亡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我们能保住后周的江山,已是万幸,至于辽国的命运,终究还是要靠她们自己去争取。”

柴宗训点点头,心中虽有担忧,却也明白娘的考量。他看向窗外,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进殿内,映照着墙上悬挂的后周疆域图。汴梁的麦田,洛阳的宫墙,延寿女的笑脸,观音女的叮嘱,耶律璟的伪装,赵匡胤的叛乱……一幕幕在他脑海中闪过,最终都化为坚定的信念。

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是那个只会追着姐姐们玩耍的稚童了。从今天起,他要以太子的身份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增长才干,学会权衡利弊,学会克制感情,为将来继承大统做好准备。

“娘,”柴宗训站起身,对着符太后躬身行礼,“我想去书房看看兵法,还有治国的书籍。我想早点学会本事,将来能帮娘分担压力,能保护后周的百姓。”

符太后眼中满是欣慰的笑意,点了点头:“好,娘陪你一起去。书房里有很多先皇留下的典籍,还有娘整理的治国心得,你慢慢看,有不懂的地方,娘再教你。”

母子二人并肩走向书房,夕阳将她们的身影拉得很长。殿外的风吹过,带来阵阵花香,也带来了边境的消息。一场关乎两国命运的较量即将展开,而这位十岁的少年太子,也在母亲的教导和现实的磨砺中,渐渐褪去稚气,朝着英明君主的方向,一步步前行。

柴宗训握着腰间的平安扣,心中默默念道:“延寿姐姐,观音姐姐,愿你们能平安顺遂,能早日平定辽国内乱。而我,也会努力成长,将来用自己的力量,守护后周的江山,守护天下的百姓。”

书房里的灯光渐渐亮起,映照着少年认真读书的身影。符太后坐在一旁,看着儿子专注的模样,眼中满是慈爱与期盼。她知道,这条路注定艰难,但她相信,她的儿子,一定会不负众望,成为一代明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