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文始证道录 > 第3章 柳宿明通商

第3章 柳宿明通商(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入秋的风带着些微凉意,吹得函谷关南门外的老槐树沙沙作响。尹喜站在观星台西侧,望着南方的天际——柳宿的八颗星正缀在暮色里,像一串温润的玉珠,光芒柔和得能淌出水来,连周围的星云都被染成了淡淡的鹅黄。他翻开怀里的《夏小正》,泛黄的纸页上“柳宿明朗,南道通畅,商贾云集,货财相易”的字句,被星光照得愈发清晰。

“该整南门市集了。”尹喜对身旁的张诚说,指尖顺着柳宿的轨迹在空中划了道弧线,“柳宿这样亮,不出三日,秦岭的部落定会来交易。”

张诚正用布巾擦着腰间的佩刀,刀刃映着星光,亮得晃眼。他抬头望了望南方的星群,咧嘴一笑:“先生说的是。去年柳宿发暗,南道堵了半月光景,部落的人直到霜降才来,药材都蔫了一半。”他收刀入鞘,“俺这就带人去拓路,把市集的土坪再碾实些,免得部落的马队踩出坑来。”

消息传到南门时,百姓们正忙着把新收的粟米往仓里运。听见要整市集,都来了劲——秦岭部落的皮毛厚实,药材也地道,往年换回来的狼皮做褥子,能暖一整个冬天;山参泡的酒,能给老人补气血。李老汉让孙儿小柱子把晒场上的空陶罐都搬出来:“部落的人爱换咱的陶碗,说比他们的木碗结实,装汤不洒。”

张诚带着士兵们整治市集,先用石碾把土坪碾得像镜面一样平,又把原来三尺宽的通道拓成五尺,两边插上新削的木杆当界桩,杆上还缠着红布条,风一吹哗哗响,像在招呼远客。有妇人搬来家里的旧木板,搭起临时的货摊,木板上还留着孩童画的歪扭星图——那是春天学尹喜观星时的涂鸦,此刻倒成了别致的记号。

第三日傍晚,南道尽头果然扬起了尘土。秦岭部落的马队踏着夕阳而来,领头的汉子还是去年那个豹皮披肩的阿古,身后跟着二十多个族人,马背上驮着鼓鼓囊囊的皮囊,皮毛的腥气混着草药的清香,顺着风飘了过来。

“柳宿果然亮着!”阿古勒住马,抬头望向南天,眼里闪过惊叹。去年他们来晚了,就是因为柳宿被乌云遮了半月,部落的长老说“星象不明,恐遇阻碍”,果然在路上陷了两次泥坑。如今八颗星明明朗朗,他翻身下马,对着关城拱了拱手:“星象示吉,果然不虚!”

市集上早已挤满了人。关城的百姓把新收的粟米装在竹筐里,黄澄澄的米粒堆得像小山;陶匠王老三摆开了新烧的陶罐,罐身上刻着简化的星图,柳宿的位置特意用褐釉描过;还有妇人提着布包,里面是刚纺的麻布,织得细密,能看清布纹里的阳光。

阿古的族人解开皮囊,露出里面的好物:整张的黑熊皮,毛厚得能藏住拳头;晒干的天麻,块头比拳头还大;还有野蜂蜜,装在掏空的竹筒里,蜜香顺着筒口往外溢。“换粟米!”一个梳着长辫的部落青年举起块鹿皮,对着卖粮的张婶喊,“这皮能做两双鞋,换你三斗米!”

张婶掂了掂鹿皮的分量,又往青年的竹筒里瞅了瞅:“米给你两斗半,再加两个新陶碗,咋样?你家娃上次不还说,咱的碗盛野果好看?”

青年挠了挠头,看了眼天上的柳宿,笑道:“行!星象好,不还价!”

市集上的讨价还价声像涨潮的水,一波高过一波。李老汉用一篮新磨的麦粉换了块羚羊皮,说要给小柱子做件坎肩;药铺的周先生捧着三株野山参,用半袋粟米成交,还额外送了两包新炒的瓜子;连小柱子都学着大人的样子,用手里的半捧粟米换了个部落孩童的野山楂,酸得眯起眼,却笑得露出豁牙。

尹喜站在市集边缘的老槐树下,看着眼前的热闹。部落的汉子们用皮毛换了粮食,正围着陶匠挑陶罐,嘴里啧啧称奇;关城的妇人拿着换来的药材,互相比较着谁的天麻更厚实;孩童们混在一处,用野果换粟米饼,你塞我一个山楂,我递你半块饼,很快就熟络得像老朋友。

“去年这时候,谁能想到有这光景?”张诚提着壶酒走过来,给尹喜斟了一碗,酒液里映着柳宿的影子,“地动那年,市集荒得能长草,别说部落的人,连只野狗都不来。”

尹喜抿了口酒,酒液带着新粮的醇厚,暖得人心头发烫。他望向南方的柳宿,八颗星依旧明亮,像串挂在天边的灯笼,照着南来的路。“星象指引的,从来不止是方向。”他轻声道,“是人心盼着通,盼着换,盼着日子能像这市集一样,热热闹闹,有来有往。”

夜半时分,市集的人渐渐散了。部落的马队驮着粮食和陶器,准备趁着月色赶路,阿古特意来跟尹喜道别,手里捧着块磨得光滑的虎骨:“长老说,这骨能治腰疼,送先生。”他指着天上的柳宿,“明年柳宿再亮,俺们带更多皮毛来,换先生说的‘新学堂的笔墨’,给娃们学写字。”

尹喜接过虎骨,沉甸甸的带着暖意,他回赠了两匹新织的麻布:“给部落的妇人做衣裳,比兽皮轻便。”

马队的蹄声渐远,柳宿的光芒落在空荡荡的市集上,把货摊的影子拉得很长。地上还散落着些粟米粒和野果核,是孩童们交换时落下的,混着泥土的气息,透着股鲜活的甜。

张诚正指挥着士兵收拾剩下的杂物,忽然指着远处笑:“你看小柱子,还在跟部落的娃换野栗子呢。”

尹喜望去,只见小柱子蹲在槐树下,把怀里最后一把粟米倒在树叶上,换了个拳头大的野栗子,两个孩子捧着栗子对笑,门牙都缺了颗,像两颗刚冒头的星子。

柳宿的光落在他们身上,柔和得像层薄棉。尹喜知道,这星象指引的通畅,从来不只是物资的往来,更是人心的靠近——就像这粟米换野果,换的不只是吃食,更是日子里的热乎气,是隔着秦岭也能连在一处的盼头。

风过处,老槐树落下几片叶子,盖在那堆粟米粒上,像给这桩小小的交易,盖了个温柔的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