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2 / 2)
您只管放心——就算我败了,他们也休想拿回土地!那些分到田地的百姓绝不会答应!
更何况,我压根不会输。
区区占人口百分之一的士族豪强,拿什么跟九成九的百姓斗?
民心早已归附,只要我不犯蠢,胜利唾手可得。
他麾下那些将领和军队难道是吃素的?
卢植默然。他确实没深入了解过新政落地后的详情,但也能想到百姓在新政下对陆风的支持力度。
这才是陆风的底气所在吧?
还有,陆风忽然挑眉,先生说没有士族愿投靠我?这话可不对。
明白人还是有的。单说这回兖州书院招生——不少士族看出我的势头,暗中留了后路;超过半数的学子都来自各家士族,虽说大多是庶子或不受宠的子弟。
但这足以说明问题。
他们既惧怕陆风的实力,又担忧他真能成事。
另外,徐州陈氏、荆州蔡氏都已暗中归附,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其实细想就明白了,我的新政从未刻意打压士族,只为营造相对公平的世道,限制他们滥用特权,收回本就不该属于他们的权柄——顺带扼制他们的野心罢了。
---
他,陆风,分明是站在世家大族那边的!竟然口口声声说是为他们考虑!
卢植沉默不语。
蔡邕也哑口无言。
明明在削减他人利益,却还声称是为对方着想?
二人不得不叹服陆风的厚颜。
不过,或许正是这般厚颜之人方能成事。
卢植抚须道:徐州陈氏与荆州蔡氏?陈圭、蔡讽倒是明白人。知你此刻急需人才,此时投效尚能谋得高位。细算下来,他们不仅无损,反能更上层楼。
即便要让渡部分权益,于他们仍是稳赚。毕竟这些家族至今未能跨出本州。
说到底不过是利益权衡。
如袁氏、弘农杨氏这等顶级望族决不会归顺,除非山穷水尽,待你即将一统天下。
但凡尚存希望,这些世家必作困兽之斗。
正是。陆风颔首,我本就不指望招揽此类世家。缺了他们反倒清净。这些毒瘤正该彻底铲除。
这些家族盘踞数百年,哪个不是踩着尸骨上位?新时代正需以他们的鲜血铺路。
在陆风谋划中,未来唯荀氏等极少数顶级世家可逃过一劫。
即便如此,也需接受清算与制约。
其余顶级门阀,皆将成为新政的祭旗之物。
见陆风三言两语便定下诸多世家的命运,卢植不禁长叹。
或许史册终将记下这一刻?
但此刻的卢植,竟也认同陆风的做法。
这些寄生数百年的世家毒瘤,是该清除了。
大汉江山,不正是被这些蛀虫啃噬殆尽的吗?
---
还不是那些豪门大族争权夺利、肆意妄为的恶果?
若没有袁家的算计,何进怎会引狼入室召来董卓、丁原?洛阳之祸便无从谈起。
或许,大汉江山还不至于这么快土崩瓦解。
若非权贵世家明争暗斗,皇权何至于衰微至此?
若不是士族大夫们疯狂掠夺土地,乃至无所不用其极,王朝又怎会衰败到这种地步?
全都是这些世家大族的罪过!
罢了!老夫不愿再理会这些!将来的路你自己走罢!我老了,就在东莱书院找些事情做吧!
卢植黯然摇头。
大汉终究要成为历史了。
即便没有陆风出现,社稷恐怕也难以维系。
他已无心官场。
哈哈!求之不得!
蔡邕爽朗大笑。
如此甚好。
陆风浅笑道:老师操劳半生,日后在书院休养身心,闲暇时教导学子岂不美哉?说不定还能成就桃李满天下的美名呢!
见卢植能看开,陆风心中暗喜。
他察觉老师的心结已解开大半。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至少老人家的身心应无大碍了。
卢植冷笑睨着陆风:你当真想让老夫颐养天年,不是变着法给我派差事?
想要桃李满天下,得耗费多少心血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