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陈婉儿研发烟雾弹(1 / 2)
太行山脉的秋意已浓,漫山的黄栌叶红得似火,却掩不住根据地边缘弥漫的紧张气息。独立团军工车间里,机器的叮当声、铁锤的敲击声交织在一起,透着一股与时间赛跑的焦灼——刚刚从前线传来的战报,三营在掩护群众转移时遭遇日军伏击,日军凭借精良的武器和有利地形疯狂扫射,部队因缺乏有效掩护,付出了十几名战士伤亡的代价才突出重围。
“必须想办法解决战场掩护的问题!”李铮将战报拍在简陋的木桌上,眉头拧成了疙瘩。车间里的技工们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一旁的陈婉儿攥紧了衣角,清秀的脸上满是凝重。她刚完成一批手榴弹的改进工作,此刻看着战报上的伤亡数字,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日军的炮火和机枪火力太猛,战士们冲锋时完全暴露在他们的视线里,根本没法靠近。”吴天浩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语气沉重,“要是能有一种东西,能瞬间产生大量烟雾,把日军的视线挡住就好了。”
“烟雾?”陈婉儿眼睛一亮,猛地抬起头,“吴博士说得对!我们可以做一种‘烟雾弹’,引爆后释放浓烟,给部队转移和冲锋创造机会!”
李铮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冀:“烟雾弹?这想法好!可咱们没见过这东西,也没有现成的技术,怎么造?”
“我来试试!”陈婉儿主动请缨,语气坚定,“我在大学里学过化学,知道一些发烟剂的原理。硫磺、硝石都是咱们制作火药的常用原料,燃烧时会产生烟雾,或许可以搭配其他东西,做成发烟剂。”
李铮看着陈婉儿笃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全力支持你!原料、工具、人手,你需要什么我都给你调配。”他当即下令,给陈婉儿腾出一间闲置的小库房作为临时实验室,又抽调了两名细心的女技工协助她,同时让后勤部门优先供应试验所需的物资。
当天下午,陈婉儿就带着两名助手投入了研发。实验室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陶罐、烧杯和天平,硫磺是从药铺收来的,硝石是硝土提炼的,还有从木工房收集来的锯末。“硫磺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硝石受热分解能释放大量气体,锯末质地疏松,容易燃烧且能延长发烟时间,这三种东西搭配,应该能产生不错的烟雾效果。”陈婉儿一边给助手讲解,一边小心翼翼地称取原料。
最初的配比是硫磺、硝石、锯末各占三分之一。她们将混合好的发烟剂装进一个空的手榴弹外壳,用木塞堵住瓶口,再装上简易的引信。试验地点选在车间后方的空地上,周围拉上了警戒绳。李铮、吴天浩和几名技工都围了过来,神色紧张地看着陈婉儿点燃引信。
“滋滋——”引信燃烧的声音格外清晰,陈婉儿迅速将烟雾弹扔到空地上,众人连忙后退。片刻后,“砰”的一声轻响,烟雾弹炸开,却只冒出了一股淡淡的青烟,转瞬就被风吹散了。
“这烟雾也太少了,根本起不到掩护作用。”一名技工忍不住说道。陈婉儿脸上有些发烫,蹲下身查看炸开的外壳,眉头紧锁:“应该是锯末的比例太高,硫磺和硝石的量不够,燃烧不充分。”
吴天浩走过来,捡起一块残留的发烟剂仔细看了看:“硫磺是主发烟剂,硝石是氧化剂,能促进燃烧,锯末主要是增加燃烧时长。我觉得可以适当提高硫磺和硝石的比例,减少锯末的用量,再加点木屑灰试试,或许能让烟雾更浓密。”
陈婉儿采纳了吴天浩的建议,调整了配比:硫磺40%、硝石40%、锯末15%、木屑灰5%。第二次试验时,烟雾弹炸开后,果然冒出了比之前浓密不少的烟雾,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烟雾燃烧时间太短,不到一分钟就消散了,而且燃烧时还伴随着火星,容易引燃周围的干草,在战场上使用很不安全。
“得想办法延长燃烧时间,还得消除火星。”陈婉儿坐在实验室里,对着一堆原料发呆。她想起在大学时做过的化学实验,有些物质燃烧时会产生稳定的烟雾,或许可以加入一些惰性物质来减缓燃烧速度。她试着在配方中加入了少量的黏土,黏土质地细密,能包裹住发烟剂,让其缓慢燃烧。同时,为了防止火星飞溅,她又将锯末筛得更细,混合时充分搅拌均匀。
第三次试验,烟雾弹炸开后,一团浓密的灰白色烟雾缓缓升起,像一堵厚厚的墙挡在空地上。这次的烟雾不仅比之前浓密了许多,燃烧时间也延长到了三分钟,而且没有出现火星飞溅的情况。众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李铮更是兴奋地拍了拍手:“有效果了!婉儿,再加把劲,争取让烟雾燃烧时间更长,烟雾更浓密!”
然而,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第四次试验时,由于硝石的比例过高,烟雾弹炸开后竟然发生了小规模的爆炸,虽然威力不大,但也吓了众人一跳。陈婉儿心有余悸,连忙降低了硝石的比例,同时调整了引信的长度,确保发烟剂能充分燃烧而不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