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我在后宫开冥途 > 第482章 梦里点名的人睁眼就得认

第482章 梦里点名的人睁眼就得认(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火焰腾起刹那,墙影消失,玉牌冷却,裂为两半。

他瘫坐于地,喘息如牛,却第一次觉得……心轻了。

同一夜,清明司地底。

一名小吏轮值守夜,忽见命盘无故转动,幽光浮现,投影出一幅骇人画面:线清碎裂前一刻,双臂断裂处流出的并非鲜血,而是金色丝线,细密如织,缠绕律网节点,最终凝成一个巨大的“心”字图腾,光辉流转,似在传递某种遗言。

小吏惊骇欲呼,图腾却轰然炸裂,万千光点如星雨扑面,尽数钻入他鼻腔。

刹那间,头痛欲裂,耳中响起无数冤魂低语,每一句都是:

“我记得你。”

“你在场。”

“你听见了,却没说话。”

他抱着头蜷缩在地,泪水鼻血齐流。

原来,凡是曾在清明司任职者,皆被无形烙印,终生无法屏蔽亡者之声。

次日清晨,三名老吏联名请辞,声称年老体衰,不堪重任。

萧玄策坐在殿上,听完奏报,只淡淡点头:“准。”

三人如蒙大赦,收拾行装,匆匆离宫。

可当他们踏上宫门外石阶时,耳边齐齐响起一声冷笑——极轻,极近,仿佛贴着耳廓吹气。

他们脚步一顿,回头望去,宫门紧闭,万籁俱寂。

可那笑,却在心底反复回荡,挥之不去。

数日后,民间开始流传一件怪事——

有些人心悸失眠,夜夜惊醒,说是梦见自己站在堂前,四壁无窗,唯有孤灯一盏,照着一块冷碑……第482章梦里点名的人,睁眼就得认(续)

夜风穿巷,如诉如泣。

民间疫病四起,却不发热、不咳血,只一味地疯言梦语。

百姓惶恐,称之为“梦讼症”。

起初不过零星几例,到后来竟蔓延成灾,一村之中半数人同做一梦——四壁无窗的阴堂,孤灯摇曳,冷碑森然,上刻一个“行”字,笔锋如刀凿入石骨。

无人宣判,却自有声音在颅中回响,一句句揭底扒皮,将藏匿多年的恶行当众剖开。

有商贾梦中被亡妻指着脸骂他毒杀亲夫夺产;有里正跪在堂前,听十岁童魂控诉他纵容家奴强抢民女;最令人胆寒者,乃江南某村塾师,素来德高望重,一夜惊醒,口鼻溢泥,牙齿缝里竟嵌着草根与腐叶。

他颤抖着爬向铜镜,只见自己额头磕破,满头是血——分明是在梦中叩首百次,食土谢罪。

医馆束手,道士驱邪无效,唯有那曾在驿站自焚忏悔的断言,如今隐居桥头,以残经换一碗粗茶。

求诊者络绎不绝,他却只闭目轻语:“不是病,是还债。”

“谁欠的?”

“你。”

“谁能救我?”

“没人。”他睁开眼,眸中映出对方魂魄裂痕,“但你可以……开始说真话。”

消息如野火燎原,传至宫墙之内。

萧玄策听罢内侍禀报,指节叩击龙椅扶手,一声比一声沉。

他本欲斥为妖言惑众,可心口那道竖瞳烙印忽地灼痛起来,仿佛提醒他:你也曾被审判过。

于是他亲巡西六宫,踏着月色走向那座早已荒废的才人旧居。

青砖生苔,门扉半塌,连守宫太监都不敢靠近,说是夜里常闻诵经声,似有冤魂徘徊。

可萧玄策不信鬼,只信因果。

他在院中驻足,仰头望着残檐破瓦,忽觉窗纸微动——两道影子赫然浮现。

一道是他自己,龙袍加身,负手而立。

另一道,却是少年模样的沈青梧,背着陈旧尸袋,黑发垂肩,静立檐下,宛如当年初入宫门时的模样。

萧玄策猛地转身,四周空寂无声,唯有风吹枯叶扫地。

再回首,窗影已变——那少年缓缓抬手,指向屋顶。

下一瞬,一片瓦片自行掀起,如被无形之手掀开天眼,一本焦黄册子从中坠落,扑尘而下。

他弯腰拾起,指尖触到那纸页瞬间,一股阴寒直窜脊背。

翻开第一页,赫然是太医院当年呈上的“才人暴毙诊书”,墨迹斑驳,脉象虚造,药方牵强。

而页角一枚朱印,虽已褪色,仍可辨认——贵妃府玺,早随那位权倾后宫的女人覆灭多年。

原来,她从未病死。

她是被活生生捂死在井边,再伪造尸身,草草掩埋。

萧玄策呼吸一滞,胸腔如遭重锤。

他死死攥住册子,指节泛白,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她最后一次跪在他面前,求查坤宁宫地底冤魂,而他冷冷一句“后宫不得干政”,便将她推入绝境。

那时他以为自己在维稳,在制衡,在行帝王之道。

如今才知,他亲手杀了她两次。

第一次死于他人之手,第二次死于他的沉默。

“掘地三尺,”他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如锈铁摩擦,“查所有与沈氏案相关之人——无论生死,不论官阶,皆押赴刑部候审!”

话音未落,身后废殿轰然巨震!

一根断裂梁柱冲破屋顶,黑色藤蔓破瓦而出,如冥河之蛇缠上他腰间玉佩,轻轻一扯,仿佛低语回应:

早该如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