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有人在下面喊我(1 / 2)
子时三刻,乱葬岗的风停了。
沈青梧站在坑边,火折子在手中微微发颤,昏黄的光晕映着她苍白的脸。
那光太弱,却已足够照亮坑底——层层叠叠的骸骨堆成小山,每一具都戴着沉重铁枷,颈骨扭曲断裂,齿痕深陷,像是临死前曾疯狂啃咬过什么。
他们不是自然死亡,是被活埋、窒息、挣扎至死的祭品。
壁上刻字尚未风化:“癸未年,选童男女七十,祭龙脉安。”
七个字,像七把刀,一字一字剜进她的心。
她的指尖无意识抚过腰间白骨黑发笔的残鞘,那里曾插着命纹梭,如今空荡如枯井。
可就在这寂静中,一股极细微的震动自地底传来——三短一长,节奏清晰,断断续续,却执拗不息。
赶尸人报平安的暗号。
她猛地蹲下身,将耳朵贴近石壁,心跳几乎撞出胸腔。
“有人还活着?”她喃喃出口,声音轻得连自己都快听不见。
线清的残识骤然浮现,透明的身影飘在她肩头,眼神惊惧:“不是活人!是记忆在重复!”话音未落,她指尖一颤,一道幽蓝丝线自袖中激射而出——命纹梭残识自动飞出,在空中急速穿梭,织出一段模糊影像:
阴雨夜,山路泥泞。
一群孩子被粗麻布裹住口鼻,手脚捆缚,一个个塞进漆黑棺材。
他们眼中无泪,只剩麻木的恐惧。
其中一名少年拼尽全力撞向棺盖,指节破裂,血染木板,发出沉闷的敲击声——三短一长,正是此刻地底传来的节奏。
而押送队伍末尾,一个披着油蓑的老者默默跟行,背影佝偻却坚定。
那是她的师父,前世最后护送的那批“货物”,也是她命运崩塌的起点。
画面戛然而止。
沈青梧跪坐在地,浑身冷汗浸透衣衫。
原来不止是冤魂滞留,是那段被掩埋的真相,早已渗入大地血脉,成了这片土地本身的记忆。
“殉衣……”她低头看向怀中的布条,指尖摩挲那螺旋缠枝纹路,“宫中内廷织造,专用于祭祀活人的衣料,三十年前就被先帝下令焚毁封存。”她抬眸,目光如刃,“现在它从地下爬出来,说明有人挖开了不该碰的东西。”
线清轻声道:“这不是冤魂想出来,是有人把门从
沈青梧缓缓起身,眼神冷得像霜。
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地脉被扰动,冥途与阳世的界限正在崩裂。
若不及时封印,怨气逆冲,整个皇城都将沦为死域。
可她不能退。
那些孩子没有名字,没人记得他们是谁,甚至连尸体都没能完整出土。
他们的魂魄被困在此地百年,不得超度,只因世间无人为他们点过一盏灯,念过一声名。
而她是清明司命盘最后的执掌者。
是审判者,也是引渡人。
“你们想要说话,我就让你们说个够。”她低声呢喃,声音不大,却仿佛穿透了时空。
她取出随身匕首,划开掌心,任鲜血滴落于坑壁之前。
指尖蘸血,一笔一划,开始书写第一个名字。
血珠滚落,沿着刻痕滑下,竟未立刻干涸,反而像活物般微微蠕动,仿佛被某种力量牵引着渗入石缝。
每写一字,胸口便是一阵剧痛,阳气飞速流逝,眼前阵阵发黑。
她知道这是反噬,是地府律令对逾矩者的警告。
但她没有停下。
因为就在她写下第三个名字时,耳边忽然响起一声极轻的铃响。
遥远,缥缈,似从紫禁城深处传来。
是断言。
那枚沉眠于乾清宫井底的铃铛,竟在回应她的血书。
风不知何时又起了,卷着腐土与枯叶扑面而来。
远处守卫已纷纷后退,面露惊惶——他们看不见魂魄,却能感觉到空气中的寒意越来越重,仿佛整座地宫都在呼吸。
沈青梧咬牙继续书写。
第十七个名字落下时,脚下的地面猛然一震。
坑底堆积的骸骨无声挪移,竟缓缓排列成行,朝向她所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