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2 / 2)
黄叙好不容易杀到这里,正是求功心切之时,闻言高喊:我还能战!说完带伤继续拼杀。
典韦见状也不再多劝,率领精锐蛮兵如战车般碾压向前。三支长戟同时刺来,被他用盾牌荡开,反手一戟就将三名敌兵砍翻在地。
桂阳郡中军见典韦如此悍勇,纷纷胆寒,只敢持械对峙。典韦却步步紧逼,在敌阵中硬生生撕开一道缺口。
这位猛将的骁勇令人胆战心惊,跟在他身后的南蛮士兵第一次体会到在战场上如入无人之境的滋味。
**1066**
典韦手持长戟与盾牌,攻守兼备,锋芒所至无人能近身。敌兵纷纷退散,数十人接连倒在他的戟下,身后的侍卫几乎寻不到对手。那些敌卒一见浑身浴血、凶悍如虎的典韦,便吓得四散逃窜,无人敢上前一战。
赵昱很快注意到典韦的悍勇,当即舍弃原定目标黄叙,调转马头直冲典韦而来。
“蛮子看槊!”赵昱一声厉喝,率领轻骑疾驰而至。他并无单挑之意,身侧两名骑兵同时挺槊刺出,三柄马槊如电光般直逼典韦。
典韦迅速侧跃,避开三骑合围,反手一戟横扫,一名骑将的马腿应声而断。那骑兵连人带马栽入人群,四周蛮兵一拥而上,乱刀将其剁成肉泥。
赵昱及时勒马回身,冷笑着盯向典韦。
“贼将受死!”黄叙的怒吼骤然响起。只见他凌空跃起,环首刀全力劈向赵昱!
另一名骑将慌忙上前阻挡,长槊横架,却终究慢了一步——
黄叙刀势如雷霆,破开防守,自上而下劈开骑将的头颅,从兜鍪至下颚,整张脸裂为两半!
亲信接连丧命,赵昱骇然失色。一瞬的迟疑间,典韦已疾步逼近,长戟猛挥,戟尖刺入马眼。战马剧痛狂跃,将赵昱掀翻在地。
黄叙正要补刀,赵昱的亲卫已拼死涌上,挡在二人面前。两名侍卫趁机拖起赵昱,护着他向后方撤退。
赵昱扶正兜鍪,踉跄后退,咬牙狞笑:“长沙守军竟有这般本事?呵……来日必雪此耻!”
话音未落,一支羽箭破空而至,径直钉入赵昱眉心。箭头深深嵌入颅骨,这位方才还志得意满的将领面容骤然凝固,涣散的瞳孔最后映入的景象,是百步外白马银甲的年轻将领正收弓冷视——许衡唇边那抹讥诮尚未消散。
将军中箭!
快寻医官!
此起彼伏的惊呼声中,桂阳郡军阵脚大乱。前阵士卒见主将殒命,纷纷溃退。许衡从容收弓下令:传令典韦、黄叙不得追击,全军退回壕沟固守西县。
不多时,染血归来的黄叙已站立不稳,苍白面容映着肩上洇血的绷带。许衡见状命人扶其疗伤,转而对典韦沉声道:你代我镇守西门,切记不可擅出。若违军令,定按律严惩。待典韦抱拳应诺,他才策马奔向城南战场。
败退的赵昱残部正如惊弓之鸟,仓皇向南窜逃。
撤退途中,意外遭遇张羡派来增援赵昱的部队。
领军之人是桂阳郡别驾赵范,出自当地望族赵氏,在桂阳颇有声望。
他与赵昱是同胞兄弟。
兄长?兄长!赵范望见赵昱的**,急忙滚鞍下马,踉跄扑到尸身旁,拼命摇动那具冰凉的身躯,仿佛要将沉睡之人唤醒。
可赵昱始终纹丝不动。
兄长啊!你死得冤......呜呜!兄长!
热泪浸透了赵范的衣襟,他疯狂摇晃着逐渐僵硬的尸身,直至看见颈部浮现的尸斑。
桂阳县尉陈应上前劝道:请别驾节哀。将军既已殉国,当以战局为重,三军将士都等着您示下。
赵范猛然抬头,通红的双眼迸出噬人的恨意:是谁害我兄长?我定要将他碎尸万段!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陈应急问护卫:你们可看清暗箭伤人的凶手?
众护卫羞惭低头:乱军混战,实在......未曾辨认。
赵范颤抖的指尖抚过那支插在兄长额头的箭矢,突然凝住——箭杆上赫然刻着二字。
他倏地拔出箭矢,将沾血的凶器攥得咯咯作响。
许伯瑜!原来是你!
......
城南战场已陷入焦灼。张羡亲临督战,桂阳、零陵两军为争头功,前赴后继攀爬云梯。
刘磐虽身先士卒激励守军,却渐感不支。更危急的是,滚石檑木即将耗尽。
为稳固城防,刘磐急令李典调集民夫抢运守城物资。
李典匆匆离开城头,赶往后方调集民夫。情况紧急,他心中没底能多快召集城中百姓前来助战。
出乎意料的是,局面比他想象的要顺利得多。刚下城墙,眼前的景象就让他怔住了——以长沙学宫师生为首的大批百姓,扛着石块、沙袋和木料,早已集结在南城下。
人群里能看到学宫的小庞统、王谦、王粲、韩暨、和洽、杜袭等人。最引人注目的是站在最前头的蔡琰,她褪去了往日的浅色襦裙与淡妆,此刻粗布衣衫,素面朝天,头发全部挽起,活像个准备下田的农妇。
李典惊讶地问:各位这是......?
蔡琰上前解释:长沙危在旦夕,学宫师生作为刘使君治下子民,自当为守土安民尽一份心力。
怎么还有这么多百姓?李典望着黑压压的人群。
蔡琰回头看了眼身后的民众:我们挨家挨户说明利害,号召大家共同保卫家园。
对!我们愿意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