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锅盖响时,别问谁在敲(1 / 2)
沈琅的手指停在铜盘中央的机关上,余温未散。
二十三州八十六县,红点齐亮,像夜空下悄然燃起的星火。
可她瞳孔微缩——十七处节点不该亮。
那些地方的共鸣装置早已断联多年,按理说,即便“回声协议”启动,也不会响应。
除非……有人提前修好了它们。
她调出维护日志,指尖滑过密密麻麻的登记记录。
三日前,一串不起眼的名字跳了出来:游方修铃匠,持旧令通行,经手七地共振铃组检修。
签章模糊,但路径清晰——全是那十七个异常节点。
她轻轻叩击桌面,一声、两声、三声,节奏缓慢。
忽然间,李槐清明那天的话浮现在耳边:“种树的人,也听树说话。”
那时她以为是俚语,如今想来,却像一句暗语。
苏锦黎当年亲手埋设这些节点,如同种树;而能听见树说话的,唯有知道根脉所在之人。
沈琅猛地起身,走到主控台前,切断外联端口。
所有信号不再上传中枢,转为地下共振网反向监听。
她要让这张网变成耳朵,而不是嘴巴。
谁在听?
谁在动?
谁在借百姓之手,悄悄改写规则?
与此同时,林砚正穿行在西市的窄巷之间。
她肩上斜挎着录音筒,布巾裹得严实,脚步轻稳。
七坊巡查已到第五日,多数区域声响平稳,唯独西市肉铺一带,监测仪始终捕捉到一段极低频震动,像是从地底渗出的脉搏。
她在一家老铺前驻足。
屠夫挥刀剁骨,节奏粗暴,油汗顺着额角滚落。
可林砚盯着手中波形图,眉心越皱越紧——每九刀,必有一停顿。
不是疲惫,不是喘息,而是刻意的留白。
她买了一小块排骨,趁屠夫称重时随口问:“这刀法,练了几年?”
“祖传的。”屠夫咧嘴一笑,露出焦黄的牙,“老掌柜定的规矩,一刀不能少,九刀就得歇一拍,说是……顺气。”
“老掌柜?”林砚不动声色,“哪位?”
“半年前走的,肺痨。”屠夫摆摆手,“但这铺子还得照他的章程来,不然东家不高兴。”
林砚点头,笑着走了。
可一拐进暗巷,她立刻取出录音筒,将刚录下的波形与《市井节律图》叠加比对。
屏幕上的杂乱曲线逐渐归拢,最终拼出一行细小墨迹般的字:
第三塔粮仓底有夹层。
她呼吸一滞。
这不是偶然。
这是有人用声音藏信,借市井烟火做掩护,把情报一层层传出来。
而源头,直指裴照正在查探的第三塔。
几乎同一时刻,裴照已混入第三塔夜巡队。
他穿着普通校尉服,肩披旧斗篷,脸上抹了灰土,连走路姿势都压低了三分。
这支队伍轮岗频繁,面孔常换,没人多看他一眼。
行至粮仓外围,他故意踢翻一只空桶。木桶滚动,发出刺耳声响。
四周守卫皆抬头张望,唯有一人反应异常——那人几乎是本能地冲向仓房角落,俯身轻叩地面三下,短促有力,像是在确认什么。
裴照没动,只默默记下他的位置。
半个时辰后,那人再次出现,四下张望,随即蹲下身,撬开一块松动的地砖,伸手进去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