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 > 第402章 哑巴唱的是活人的曲

第402章 哑巴唱的是活人的曲(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夜风卷着黄沙,刮过雁回坡的荒原。

林砚勒住马缰,眯眼望向坡下那间孤零零的酒肆——土墙半塌,旗幌褪色,檐角铁片随风轻响,三短一长,又是一声。

她心头一跳。

这节奏,和她在永宁废墟听到的一模一样。

酒肆里人不多,几张粗木桌旁坐着几个戍卒和赶脚的商贩。

角落火塘边,一个盲眼老者盘腿而坐,手中两片竹板翻飞击打,节奏清脆,手势如舞。

他喉部有一道深疤,横贯如裂口,显然不能言语。

“说书人”陈哑子。

林砚默默坐下,要了碗热茶。

老人开始“讲”故事——没有声音,只有手势与节拍。

一名年轻兵卒低声为同伴翻译:“说是有个女子,被逼嫁给病弱皇子……她不哭不闹,成婚当晚一把火烧了国库账册,第二日开仓放粮,百姓跪地喊活菩萨……”

哄笑声起。

有人道:“又是瞎编的传奇吧?哪有女人敢烧户部账本?”

“可不是,皇子都快死了,还娶个庶女,听着就不真。”

林砚却没笑。

她的手指在膝上轻轻叩击,暗合那竹板的节律。

这不是寻常叙事节奏,而是《救苦调》残谱里的变式——沈琅老师曾说过,这种调子专用于传递紧急灾情,音节短促,共振性强,适合多人远距离呼应。

她越听越觉不对劲。

陈哑子的手势看似随意,实则严密如密文:右手三指屈伸三次,左掌轻拍大腿两次,再以竹板敲出四连点——这分明是《市井节律图》中标注的“火起东巷,速引水道”信号!

散场后,众人陆续离去。

林砚留下,缓步走近。

老人已收起竹板,正摸索着整理包袱。

她从耳垂取下一只小巧耳坠,金属外壳泛着冷光,内嵌微型音核——这是鸣溪书院最新研制的震动记录器,能感应特定频率的敲击并反向触发提示。

她将耳坠轻轻放在老人掌心,压低声音:“若您记得更多,请让它震动三次。”

老人枯瘦的手指微微一顿,缓缓握紧。

当夜,林砚藏在梁上的录音装置悄然启动。

月光斜照,尘絮浮动。

陈哑子独坐榻上,双手在空中缓缓划动——无言,无声,却极有章法。

林砚通过影像回放,逐帧辨认:

右手食指画圆,代表“圆寝”(皇陵);

双掌交叠覆额,意为“遗诏”;

最后十指交错翻转,做出一个极其复杂的结手印——

她的呼吸停了一瞬。

那是苏锦黎临终前,在正音局密室亲授的“密语手诀”,仅传十二人,据传可解一切暗码文书。

林砚曾在档案残卷中见过拓影,与此分毫不差。

原来,他在说真事。

不是传说,是口述史。

一场被抹去的文字之外的历史。

次日清晨,马蹄声由远及近。

谢无尘带着两名戍卒入镇巡查。

他是北疆驿道巡查使,素来寡言,眼神锐利如刀。

路过酒肆时,他忽然驻足。

几名戍卒正在练习一种“防狼手势”——遇险时用手比划几下,同伴便知方位与敌数。

他冷笑:“谁教你们这些花架子?”

“陈哑子啊!”一人笑道,“说是在边关活命的老法子,学了准没错。”

谢无尘不动声色,上前与那兵卒对练一组手势:右臂平举,三指急点虚空,左拳轻叩肩头。

那是七年前,他被陷害入狱时,与同僚用以联络的“血契八式”之一,绝不可能外泄。

可陈哑子竟从旁缓缓起身,双手精准回应:掌心向上托举三次,再以拇指抹喉——正是“狱中无叛,死亦守诺”的下半式。

谢无尘瞳孔骤缩。

当晚,他独自来到酒肆后院。

月光下,他从怀中取出一枚锈迹斑斑的铁环哨,递到陈哑子面前。

“你认得这个吗?”

老人浑身剧震,几乎跌倒。

他猛地抬手,以掌拍地——一下,两下,第三下,力道沉稳,间隔均匀。

谢无尘闭了闭眼。

这是风闻处最低阶探子的应答方式,代号“灰雀”,三十年前便已废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