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756章 沪式酥脆·蟹壳黄的暖冬咸甜

第756章 沪式酥脆·蟹壳黄的暖冬咸甜(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一、冬风馋脆,一口酥饼的街巷念想

老北京炒肝的卤香还没散尽,冬晨的寒风里又多了几分对酥脆小吃的期待。这天上午,林晚星整理顾客留言本时,一条字迹娟秀的备注让她眼前一亮:“冬天总想吃点脆生生的小点心,配着热粥或热茶,暖又解闷”,

她拿着留言本凑到正在揉面的谢景渊身边,笑着说:“景渊哥,你看,大家想吃酥脆的点心了。咱们店里的小吃要么是汤汤水水,要么是软糯的年糕,还没有这种能捧着吃、越嚼越香的酥饼,要不试试做蟹壳黄?”

谢景渊停下手里的活,眼睛瞬间亮了:“蟹壳黄好啊!上次去上海出差,在老巷子里吃的蟹壳黄至今忘不了——外皮脆得掉渣,咸口的有葱花猪油香,甜口的裹着黑芝麻糖,配着热豆浆吃绝了。而且这饼能提前烤好,用保温箱装着,顾客随买随吃,冬天吃着也不凉。”

“我就知道你记得!”林晚星翻出手机里存的蟹壳黄照片,“你看,烤得金黄油亮,像蟹壳一样,看着就有食欲。咱们得找上海老方子,不能少了猪油,不然不香。”说着就给在上海开点心铺的姨妈打视频电话,姨妈在电话里反复强调:“面团要分油皮和油酥,油酥里猪油要多,才够酥;馅料咸口加葱花和火腿,甜口加黑芝麻和白糖,一定要用烤箱上下火烤,外皮才会脆。”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两人就赶去粮油市场。谢景渊在猪油摊前仔细挑选,专挑颜色雪白、没有异味的板油:“这种猪油炼出来香,做油酥最好。”林晚星则在干货摊前选黑芝麻,抓了一把在手心里揉搓:“要这种颗粒饱满、没杂质的,磨成粉才香。”回到店里时,朝阳刚染红天边,操作台上的面粉、猪油、馅料码得整整齐齐,透着一股老上海的点心香气。

二、酥皮现烤·沪式蟹壳黄

-适配场景:上海传统街头点心,外皮酥脆,内馅咸甜可口,适合秋冬季节作为早餐、下午茶或零嘴。尤其适合上班族、学生党及喜欢酥脆口感的人群,搭配热豆浆、热茶或桂花糖粥食用最佳,现烤现吃口感最好,冷却后可放入烤箱150c加热5分钟,恢复酥脆。

-基础原料(约制作40个,咸甜各20个):

-面团原料(油皮+油酥):

-油皮:中筋面粉500克、温水200毫升(30c左右,激活面筋)、猪油50克、白糖20克、盐5克。

-油酥:低筋面粉300克、猪油180克(必须用纯猪油,不可用其他油替代,影响酥脆度)。

-馅料原料:

-咸口馅:猪油50克(融化)、葱花100克(切碎,沥干水分)、火腿丁80克(切碎)、盐5克、白胡椒粉3克。

-甜口馅:黑芝麻150克(炒熟后磨成粉)、白糖200克、猪油60克(融化,增加黏性)、熟白芝麻50克(点缀)。

-其他:鸡蛋1个(取蛋黄,刷表面,增加金黄色泽)、清水少许(调整面团湿度)。

-工具:烤箱1台、厨师机1台(可选,手动揉面也可)、擀面杖1根、圆形模具(直径5厘米,可选)、电子秤1台、量杯1个、烤盘2个、油纸2张、保鲜袋1个。

-关键步骤:

1.制作油皮与油酥(酥脆的核心):

-油皮:中筋面粉、温水、猪油、白糖、盐放入盆中,用筷子搅拌成絮状,然后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揉至“三光”:盆光、手光、面光),盖上保鲜膜,醒发30分钟(醒发让面筋松弛,后续擀皮不回缩)。

-油酥:低筋面粉与猪油放入盆中,用手揉成细腻的油酥面团(油酥要软硬适中,与油皮硬度一致,方便后续包裹),分成2等份,分别与咸甜馅料混合,盖上保鲜膜,静置20分钟。

2.制作馅料:

-咸口馅:融化的猪油、葱花、火腿丁、盐、白胡椒粉放入碗中,搅拌均匀,制成咸香馅(葱花要沥干水分,避免馅料出水,影响饼的酥脆度)。

-甜口馅:黑芝麻粉、白糖、融化的猪油放入碗中,搅拌至能捏成团的状态,加入熟白芝麻,拌匀,制成甜香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