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2 / 2)
一想到要掏这笔钱,闫富贵就觉得肉疼。
张建军来到一车间,发现周厂长、王书记和赵副厂长都在。还有七八个四五十岁的老工人。
“张技术员,情况紧急。”周厂长开门见山:“上级临时下达重要任务。你之前加工的零件质量过硬,所以这次任务又交给了咱们厂。”
“这是图纸和五十个待加工件,天亮前必须交付。有把握吗?”
张建军翻看图纸,片刻后点头:“没问题。就是精度要求太高了。”
“对,材料硬度大,公差要控制在两丝以内。”赵副厂长补充道:“而且这形状很特殊……”
“这是涡喷发动机的……”张建军脱口而出。
“张技术员!”周厂长厉声打断。
张建军这才反应过来,这年头很多项目都要保密。毕竟才建国十几年,对岸还在虎视眈眈。
“我多话了。”张建军讪讪道。
“不怪你,之前没跟你强调保密条例。”周厂长无奈道:“你不是科班出身,没经过系统的保密培训。”
“以后多注意。心里知道就行,绝不能说出来。这是基本原则。”
王书记打圆场:“在场都是老同志,大家就当没听见。”
众人纷纷附和:“对对,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周厂长突然皱眉:“等等,图纸上没标注用途。张技术员你怎么一眼就认出来的?”
张建军摊手:“结构特征太明显了,这种老式发……算了,当我没说。”
“这发动机还落后?”王厂长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顾不上保密条例:“这可是现役战机的核心部件,专门调拨给我们厂维修加工的……”
“行吧,你说先进就先进。”张明远无所谓地耸耸肩。
前世作为米其林主厨的张明远,私下里最爱研究三样东西:古玩鉴赏、传统武术,还有就是在军事论坛收集各种解密图纸。
从战斗机引擎到精密车床,那些原本只是用来消遣的资料,如今在他脑海里清晰得如同高清扫描图。穿越后莫名觉醒的55点精神力,让他变成了人形数据库。
“抓紧完成这批零件,晚些时候我找你详谈。”王厂长意味深长地打量着张明远,目光里满是审视。
也难怪对方起疑——一个能随口点评**发动机的年轻人确实可疑。但要说他是敌特又说不通,哪有人会把这种技术专家当**用?
张明远暗自庆幸原主留下的履历足够精彩:在沪市医学院读书时,这家伙不仅兼修中西医,还跑去钢铁厂勤工俭学画图纸。虽然同学们看不懂那些草图,但如今都成了绝佳的身份掩护。
“王厂长,实话跟您说。”张明远突然压低声音:“我在医学院就设计过涡扇发动机,可惜只停留在纸面阶段。”
现场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技术科刘主任结结巴巴地问:“你、你说现在这个型号落后,难道有更先进的……”
“给我三个月,能手搓台样机。”张明远敲了敲工作台,“就是有些特种材料比较难搞。”
“材料包在我们身上!”党委书记老赵激动得直搓手,“就是去兄弟单位化缘也要凑齐!”
“先把眼前这批活干完。”张明远转头问车间主任:“老吴,怎么没见郑师傅和孙师傅?”
“他们毕竟是七级工……”吴主任有些犹豫。
“正好趁今晚给他们开个小灶。”张明远笑着比划了个推杆动作,“下周一去考八级,保证一杆进洞。”
这话让整个车间瞬间沸腾起来。
“我这就去叫他们。”王主任喊道:“他们就在附近,来回十分钟。”
王主任说完,骑上车匆匆离开。
这时,赵师傅也走了进来。
“我先加工一个零件,大家看看。”张技术员说道:“等刘工和孙工到了,我再给大家详细讲解。”
“精度要求控制在0.01毫米以内,但我的标准是必须严格达标。”
0.01毫米就是一丝。
“这……我们做不到啊,能控制在一丝已经是极限了。”一位老技工无奈摇头:“再精确……实在没办法。”
“你们先看**作。”张技术员说道:“之后我再讲解如何提高精度。”
“你们是八级工,但别以为到顶了。八级工之间也有差距。”张技术员补充道:“有些水分大的,水平就更差了。”
说到“水分大”时,张技术员的目光扫向赵师傅。
……
赵师傅脸色瞬间铁青,血液直冲头顶,眼前一黑,差点栽倒。
之前张技术员就公开质疑他是“水分八级工”,厂里早已传开。没想到今天又当面提起。
李厂长连忙打圆场:“技术员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用你的天才标准去要求所有人。”
“咱们厂的八级工都是凭本事考出来的,水平虽有高低,但每个都经得起……”
话没说完,周厂长悄悄拉了他一下,随即接过话头:“张技术员,你先示范一下。”
李厂长猛然醒悟——周厂长是怕他被打脸。因为赵师傅的八级工确实不是正规考出来的。
当年赵师傅还是七级钳工时,在一次领导视察中加工了关键零件。那位领导当场特批他晋升八级工。
李厂长还想起来:那位领导后来病逝了。否则,赵师傅恐怕会更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