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 第460章 大明圣德皇帝-大明新精神宣讲

第460章 大明圣德皇帝-大明新精神宣讲(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臣遵旨!”

作为跟随朱高煦这么多年的老人,他们很清楚在朱高煦面前,什么能谈,什么不能谈。

朱高煦定下的这个时间,同样是教育部可以做到,但却是难度会比较大的那种,并不是无法完成。

见陈治平应下,朱高煦又叮嘱了几句,随即让陈治平离开。

夜已深,朱高煦才来到后宫,准备开始休息。

然而即便是这个时候,韦清婉也是才差不多处理好事情,还在伸着懒腰,一脸的疲惫之色。

“夫人,怎么又处理这么晚,那些事情,该交给儿媳妇的,就让她们去做吧。

朱高煦心疼的给韦清婉捏着肩。

韦清婉,差不多是所有皇后里面,最为忙碌的了。

虽然权力也是最大的,但管的事,相应也是最多的。

不仅有着后宫内廷,子女的学业与婚事,以及其他一些事物外,还有着手里几个商业的事情。

韦清婉手里的这几个生意,现在可是大明最为顶尖的公司了,每个公司在那个行业都是最为顶尖的。

韦清婉也没有害羞,享受着朱高煦的按摩。

“夫君啊,这些事不比国事,后宫内廷,就是一些小事不注意,然后就会出乱子。

还有这些生意,这可是关乎以后万一真出了不肖子孙,待到再有明君出现,他们挽救江山的根子。

做什么事啊,都得要有钱,这些生意可不能乱了。

夫君有句话说得好,该定的规矩,我得先定下来,以免后面的人胡来。”

朱高煦闻言,一时都有些后悔了,早知道之前他就不在韦清婉面前说什么危机论了。

如今效果也实在,韦清婉是真的信了,比之前更加用心,管理更加细致。

也就导致需要韦清婉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朱高煦所担心的,就是怕韦清婉把自己给累坏了。

想着这些,朱高煦心中,也开始想着将出海去往美洲的事情尽快定下了。

虽然此去美洲是为了发展,但更多的,是朱高煦想带韦清婉出去散散心,他也好看看那边,究竟是什么样。

毕竟美洲那边,他两世为人都还没有去过呢。

第二日清晨。

朱高煦将国事院、军机处以及各部召集。

这一次,朱高煦给各部全部下达了指标,由他亲自下达。

并且每个部门都有限制时间,对比起之前,朱高煦开始平等的给每一个部门开始上压力。

哪怕是国事院,也开始被朱高煦上压力,新政推行要在两年之内,彻底推行出去。

两年后,各地都要全面开始实行。

至于中间产生过错怎么办?

那就一边做,一边改。

“不要害怕错误,所有人都要去直面错误,因为在实行的过程出现问题,产生分歧,出现错误,这说明着在进步。

这些事情,如果不去做,那么那些问题,永远都不知道。

慢慢去做,同样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因为那些都是通过实践而得出来的教训。

你们作为各部主官,国事院更是肩负有重大的职责,就是要有那种吸收教训,吸取经验,然后不断进行完善。

任何政策,那么如今再完美,待以后发展起来,时代不同,依旧需要改进。

在大汉之时,我就说过,以前制定的好政策,在以后,未必还是好政策。

国策,也需要与时俱进,要时刻进行完善,才能保证大明在向上发展。

你们作为大明的栋梁,更是要将这种精神发挥出来。

大明的栋梁,国事院、军机处以及各部的主要主要人员,并不是只有能力就能上来的,还需要有这种精神,才能坐在这个位置上。”

朱高煦不断的宣讲着,这次他主要就是将那些问题,全部放在明面上来,更是将这些定一个基调。

尤其是进入国事院,以及各部主要负责人的这些位置,朱高煦也进行了明确的界定,那就是能力与这种精神共存,才能上来。

若是没有这种精神,哪怕一个人再有能力,也到不了这个位置。

朱高煦自己也很清楚,任何政策其实都是有时效性的。

从出台开始,每到一定的时间,其实都需要不断完善。

是因为时代在改变,人也在改变,以前的未必适合以后。

如今朱高煦定下这个基调,起码以后不会再有改变完善时,有人拿出祖宗之法不可变这样的话来阻止。

每个王朝中后期的变革,为什么都那么难?

就是因为这点,旧制度的受益者,不愿意去改变,会用这样的方法来阻止新制度的推行。

这一次,几乎都是朱高煦在说,也是他第一次这样宣讲。

持续了三个小时,朱高煦宣讲之后,才让所有人下去继续处理国事。

而宣传司以及负责朱高煦起居注的官员,开始将朱高煦宣讲的话开始记下。

宣传司全面刊印,开始向天下宣发,名称也取得极好,就是:大明新精神!

而朱高煦的这次宣讲,同样被单独刊印成书,书名也很是直白。

大明圣德皇帝-大明新精神的宣讲。

随着国事院与军机处的全部推进,军改正式开始在地方开始实行,原本大明的卫所制度,开始全面整改。

而新政的消息在大明各地全面宣传之后,国事院也正是开始派出督察组,前往各地开始进行新政全面推行的督察。

各部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始执行朱高煦定下的那些指标。

一时间所有官吏,尽皆陷入忙碌之中。

在这样的氛围中,时间渐渐过去,从大明各地而来的布政使、按察使、巡抚等官员,前后开始进入京城。

一时间,京城热闹非凡。

因为大明各地的主要官员,都来了。

突然涌入大量官员,让本就人口密集的京城,变得更加的热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