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荔枝蜜》公开课实录(1 / 2)
钟志远登上飞往上海的航班,望着舷窗外翻滚的棉絮状云彩,想到玛丽,嘴角不自觉地弯了起来。这个美国大妞竟也有颗脆弱的玻璃心,早上又依依不舍地收了他的“公粮”。
他哪知道玛丽未说破的心思?
钟志远到上海是见ada宋,顺便参加得胜鸡店的开业。
上海得胜鸡店开在南京东路最繁华的地段,隔壁就是永安百货,斜对面是人流不断的外滩入口。
今天是六月二十六日,星期天,刚到店门,就见排队的人群绕了半条街,手里攥着报纸上剪下来的“开业半价”优惠券,叽叽喳喳的讨论声顺着风飘进耳朵。
望着面前蜿蜒如长龙的队伍,钟志远和ada宋两个人都笑得眼尾发皱。
“肯德基还在北京苦苦挣扎呢!”钟志远不无得意地说。
前世这时候肯德基在北京可风光了,今世,被钟志远害得可惨了。
“被你算计上了,是他们倒霉!”ada宋笑得眉眼弯弯,语气里满是佩服。
钟志远摆了摆手,话锋一转:“接下来是哪里?”
“广州。”ada宋说。
“嗯,这样的话南北中三个重要的支点上都有了。”钟志远很赞许地看着她,竖起大拇指。
ada宋掩嘴一笑:“你说的对,再在成都、哈尔滨铺开,这样以点带面,影响一下子就炸开了!”她凑近了些,眼神充满惊叹,“你这小家伙,真是个商业奇才!”
钟志远挠了挠头,嘿嘿笑了,心想,我只不过是倒腾未来人的经验罢了。
“这些点,也不用我们直接去投资。”钟志远想了想,斟酌着说。
ada宋疑惑地看着他,眼里满是不解——现在正是扩张的好时候,怎么突然说不直接投资了?
钟志远卖了个关子,慢悠悠地解释:“北京、上海打开局面后,影响已经立住了。接下来招区域加盟商,你懂的!”
ada宋当然懂加盟模式,只是一时没往这上面想。
听他这么说,顿时拍了下大腿,恍然大悟:“对啊!”她越想越兴奋,“我们只要输出品牌、管理和技术,这样的话……”
“这样的话,你就等着钱来砸晕你!”钟志远笑着调侃,话里满是笃定。
ada宋被逗得哈哈笑,摇着头,满眼感慨:“我要是年轻个十岁,我都想嫁给你!”
“姐,我喜欢年纪大的!”钟志远故意逗她,调皮地说。
ada宋轻推他一把,两个人看着眼前的人群,笑得格外开心,空气中飘着炸鸡的香气和成功的甜意。
钟志远回赣州前,特意去了葛悠家。葛姝见到他还怪不好意思的,上次哥哥红娘没做成,现在想起还觉得脸颊发烫。
“你毕业了,连载《录秦记》可得多更些吧?”葛悠拉着他坐在沙发上,语气里满是期待。
钟志远轻笑一下,语气带着点歉意:“我正要跟你说,八、九月连载我可能没时间呢。”
“为什么啊?别啊!怎么能停呢?读者可要闹翻天了!”葛悠急得差点站起来,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沙发巾。
钟志远犹豫了下,还是没说出真相,“反正这两个月我挺忙的。”
葛悠皱着眉,突然抓住他的手:“这样,你七月多写些,把八、九月的也赶出来!”
“这……”钟志远有些为难,沉吟半晌,还是点了头:“行,我尽量。”
回到赣州,他的同学早分散到不同的县城实习去了。
“校长,我去哪里实习?”他找到李清平院长。
李清平抬眼看了看他,嘴角勾起一抹笑:“实习?”呵呵一声,摆了摆手,“找你主任去吧,我才不管!”
钟志远无奈地笑了笑,去找吴家宝。
“你?”吴主任抬头上下打量他一番,语带调侃,“找赵敏啊。”
钟志远又被“踢”到赵敏那。
“给你安排的是附中。”赵敏头都没抬,手里翻着实习名单,“陆青苗还等着你呢。”
“附中”就是赣南师院附属中学,后来的赣州八中,离学院不过几百米的路,步行五分钟就能到。
钟志远心里一暖,知道这是院里上下特意照顾他。
“谢谢赵老师!”
当即往附中赶,脚步轻快了几分。
“钟志远,你可来了!”刚到附中校门口,就见陆青苗站在传达室门口等他。
“噫,你怎么知道我来?”钟志远惊讶地问。
陆青苗笑道:“赵老师给我打电话了。”
“我说呢,差点以为你是神仙姐姐。”两人说笑着往教务处去。
附中的老师得知钟志远来了,都围拢过来一睹诗人、年轻富翁的风采。
“明天初二(1)班上《荔枝蜜》,钟……钟老师,要不你来给学生上吧?”教务处的李处长带着几分试探说,老师们都期待地看着他。
陆青苗担心他没准备,赶紧替他解围:“老师,他才刚回来,还没备谭呢。”
钟志远朝她递了个“放心”的眼神,转身面向众人,爽快地说:“没问题!”
回到备课室,陆青苗立刻把一本卷边的初中语文课本递了过来,指尖点在杨朔的《荔枝蜜》上:“这是我之前备课时做的批注,你看看能不能用。”
钟志远感激地接过课本,翻了两页笑着说:“班长放心,这课我要让学生‘摸得着’荔枝,‘尝得到’蜜甜,连没见过荔枝的同学,都能懂文中的甜。”
他把课本摊在桌上,写下“识荔—品蜜—悟情”三个词,又在旁边补了“实物观察+生活联想”的小字。
陆青苗凑过来一看,皱起眉:“就这?不用讲‘以小见大’的手法?”
钟志远神秘一笑:“你就瞧好了!”
放学后,钟志远先去红旗商店买荔枝,结果却傻眼了——货架上空空的,根本没有荔枝的影子。
“不对啊,七月该是荔枝上市的时节呀!”他拎着刚买的一小罐子蜂蜜嘀咕着,不死心,在赣州城里转。
八十年代物流不像后来那么通畅快速,赣州本地也只信丰、龙南有少量荔枝树,市面上的荔枝大多是漳州过来的,要八块钱一斤,不仅贵,还难买。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蕹菜塘菜场的一个私人水果摊上看到了荔枝。
“老板,这荔枝我全要了!”他如获至宝,不问价钱买了十斤。
回到家,陈淑贞看着他手里的荔枝和蜂蜜,疑惑地问:“又买荔枝又买蜂蜜,你这是要做什么!”
“正好赶上荔枝上市,买来大家尝鲜哇。”钟志远把荔枝背完给张嫂,特意叮嘱,“装一竹筐荔枝单独放冰箱里,这筐荔枝和蜂蜜都嫑动啊,我明天实习上课要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