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一个建议(2 / 2)
转头看了一眼秦教授,得到对方点头后,这才语气平和的回应:
“祁县长说得对,矛盾是普遍的。但普遍性不等于合理性,更不等于束手无策。”
“青石镇事件不是剧本,它付出了我头上缝了针、几名警员差点受伤、政府公信力严重受损的代价。”
他顿了顿,声音更沉凝一分,“正因为痛过,才更要找到避免下一次流血的方法。经验或许有其局限,但正视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应是我们坐在这里的共同追求。”
这番回应不卑不亢,既承认现实的复杂性,又牢牢守住立足实践、锐意破题的立场,格局高下立判。
秦风教授颔首,直接接过话题,“每一个事件都有浅层次和深层次的问题。要对重要事件进行由浅到深的分析,这才是我们现代化治理的根基,也是我们做理论研究的根本之道。”
“要学会举一反三,深刻反思和自我剖析,找出痛点,找到准确的治理关键问题所在。”
秦教授的话无疑对陈青“炒冷饭”的举动非但没有反对,反而引导大家走向更深层的体制性反思。
祁爽脸色阵红阵白,彻底哑火。
穆元臻、孙力看向陈青的目光都露出深思,研修班说到底是提升干部的思想。
而能担任任课老师的教授,别看只是学者,但他的“学生”可是遍布全省。
他们也许没有直接决定干部任免的权利,却有能组织干部聚会的名头和对干部个人评价的能力。
陈青入学不到十五天,先后两次受到秦教授的认可,这力度绝不是运气这么简单。
他在党校紧张的学习,却没让正在发展的校外时间停下。
江南市的暗流比研修班的对比更凶险。
基层治理难点剖析的讨论结束之后,陈青下课刚踏进宿舍,手机便急促地震动起来,是石易县公安局局长宋海办公室打来电话。
“陈书记,有动静!”宋海的声音透着紧张,“两件事。刘明在看守所突发‘急病’,送外就医途中差点被一辆违规渣土车撞上,司机当场逃逸,手法......跟你在十字路口那次很像!”
陈青眼神瞬间冰寒。
刘明是扳倒林浩日残余势力的关键活口,对方这是要彻底灭口,掐断一切!
“另外,”宋海语速加快,“冷链基地核心区征地,青石镇又有几户突然反悔,咬死补偿标准过低。我们查了,领头闹的跟上次‘黑皮’的圈子有交集!更蹊跷的是,县里刚启动对魏大勇的深入审计,就有人往市纪委匿名举报......举报李县长在冷链项目土地审批上‘违规操作’!”
双管齐下!
一边在石易县点火,动摇李花,干扰冷链项目;
一边在外围对关键人证刘明痛下杀手!
这绝不是小打小闹的余孽,而是有组织、有能量的反扑!
陈青感到一股冰冷的压力从脚底升起。
自己身在省城,鞭长莫及,对方显然抓住了这个空档!
宋海打电话来给他说这件事,就说明了一点,恐怕江南市新任的领导也对柳艾津有所羁绊,抽不出身和精力了。
他猛地想起柳艾津临行前那个信封,但宋海说的这两件事都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
如果这个时候动用在个信封,就不是护身符应该起的作用。
正想着该怎么处理,穆元臻和孙力一起走了进来。
陈青灵机一闪,起身笑道:“穆班长,找你说个事。”
说完,不由分说拉着穆元臻就走了出去。
孙力张了张口,还是没有叫出声。
陈青拉着穆元臻走到宿舍外,大致给他说了一下现在江南市的状况。
“我知道,江南市新市委书记和政法委书记,确实都是比较强势和实干的人。省里对江南市的重点治理也是今年的重要工作。”
“现在有人趁机在新领导上任的阶段闹事,这很明显就是原有的派系在做最后的疯狂反扑。”
“没错!”穆元臻点点头,“所以,研修班结束之后,你回去的任务还很重啊!”
“穆班长既然明白,那能不能帮帮忙。”
“你想让我帮你什么?”穆元臻停下脚步,“我也只是一个副处,而且现在还在研修班学习。”
“给个建议。”陈青非常恳切的说道:“怎么做才能让这些问题能得到解决或者缓解?”
“本来,这件事柳市长直接打电话给郑省长,应该就没什么问题。”穆元臻开口道,但看到陈青不为所动的样子,“不过,你们柳市长应该是不愿意给领导添麻烦。”
“穆班长慧眼如炬!”
“我知道省纪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廖志远处长,是个非常公正,也很中立的干部。刚好,我和他私下关系还不错!”
“那就多谢穆班长了!能不能.....”
“我不方便直接联系,你记个电话。他的私人手机号码1330333****,通常下班后就会开机。”
“谢谢穆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