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大明可亡,天下不可亡(1 / 2)
殿内,朱棣、朱高炽与王卓三人,就教育改革的具体细节、可能遇到的阻力以及长远规划,讨论得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热烈。
朱高炽引经据典,阐述教育之本;朱棣权衡利弊,考量现实之艰;王卓则不断补充东大的先进经验与理念。
他们沉浸在对未来蓝图的勾画中,全然没有注意到,御座之上,朱元璋的脸色正一点点地阴沉下去,那是一种风暴积聚前的死寂。
还是心思最为细腻敏锐的朱高炽最先察觉到了异样。他偶然一抬头,正对上朱元璋那双深不见底、毫无波澜的眼睛,以及那紧绷的唇角线条。
他心头猛地一凛,立刻停止了话语,同时不着痕迹地用眼神和轻微的动作示意身旁仍在陈述的父亲和王卓。
热烈的讨论声戛然而止。朱棣和王卓顺着朱高炽的视线望去,看到朱元璋那山雨欲来的表情,心中俱是一沉,殿内刚刚还活跃的气氛瞬间冻结。
“说啊,”朱元璋终于开口,声音平缓得令人心悸,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怎么不继续说了?咱听得正有意思。你们一个太子,一个太孙,还有一个东大特使,讨论得不是挺热闹,挺有主张的嘛?”
朱棣心头一紧,知道刚才的“热烈”可能触犯了帝王的某种忌讳,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解释:“父皇,儿臣知道您在顾虑什么。您是担心民智一旦普遍开启,思想不再易于管控,会动摇我皇明统治的根基。儿臣并非不理解,只是……历史大势,浩浩荡荡,如同这工业化一旦开启,便再难回头。我们若固步自封,迟早会被时代抛下,届时……”
“够了!”朱元璋猛地抬手,打断了朱棣的话,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冰冷的嘲讽,“怎么?你这太子是当得不耐烦了,这么急着就要当家做主,替咱拿主意了?啊?!咱还没死呢!这大明的天,还轮不到你来扛!”
这话已是极重,朱棣脸色瞬间煞白,连忙就要跪下请罪。
朱高炽反应极快,抢先一步躬身道:“皇爷爷息怒!父王绝无此意!父王身为太子,国家的储君,所思所想,无不是念着如何让百姓更加富足安乐,如何让我大明江山更加稳固,传之万世!此心天地可鉴,还请皇爷爷明察!”他的声音带着急切,圆润的脸上满是诚恳。
朱元璋冷哼一声,目光如刀般扫过朱棣:“江山永固?哼!咱看他是崽卖爷田不心疼!祖宗的法度,千年的规矩,在他嘴里倒成了阻碍‘大势’的绊脚石了!”
一旁的王卓听到“崽卖爷田不心疼”这句话,心情瞬间如同坠入冰窟,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
难道……历史的惯性真的如此巨大,无法扭转吗?这位出身底层的开国皇帝,终究无法超越他时代的局限,无法接受这过于激进的思想启蒙?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难道最终还是要败于这最根源的皇权思维之下?
就在王卓心中一片冰凉,朱棣父子惶惶不安之际,朱元璋的话锋却毫无征兆地陡然一转,语气变得无比强硬甚至带着一丝蛮横:“但是!就算要卖祖业,也是咱这个开国的皇帝来卖!还轮不到他一个太子在这里说三道四,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