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5(2 / 2)
悫嫔忽的眼底一怔,她的目光凝结在其中的一个字上,看了良久。
嘤鸣狐疑地看了她一眼,“怎么了哪里有不妥之处吗”
悫嫔忙扬起一张笑脸,“没有,姐姐字真好看,嫔妾就写不出这样的好字来。”
嘤鸣笑着道:“多练,字自然会越写越好。”皇帝那傻大黑粗的字绝壁是个例外,怎么练,还是傻大黑粗
悫嫔满是热切地道:“嫔妾正闲来无事,姐姐可否将这本新抄的论语借给嫔妾临摹练字”
嘤鸣笑着婉拒:“这本书我正有用处呢。妹妹若真想练字。我那些旁的给你吧。”她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叫悫嫔得到了
悫嫔听了,咬了咬嘴唇,似乎有些不甘心的样子。
嘤鸣搁下手中的几张字,便道:“悫嫔妹妹稍等一下,本宫进去找找看”如此,这书房里,便只剩下悫嫔和悫嫔的陪嫁侍女乌尤了。
悫嫔见状。四下张望过后。立刻麻利地将其中一张折叠了起来,塞进了自己袖子了,装作恍若无事的样子。等着嘤鸣从内殿走了出来。
嘤鸣拿出了一本自己从前些的字帖,送给了悫嫔。悫嫔自是千恩万谢地收了,便忙不迭告辞了。
嘤鸣看着悫嫔匆匆远去的背影,又看了一眼桌子上少了一张的论语。嘴角扬起了一抹冰冷的弧度。
“留意悫嫔的举动”嘤鸣沉声吩咐道。
嘤鸣这一留意,竟是足足过了四五日。都不见悫嫔有丝毫动静。心底里不禁暗自琢磨,悫嫔莫非是投鼠忌器了
悫嫔若真去告发嘤鸣,便等于是撕破脸了。自打入宫,悫嫔暗地里小动作不断。却一直不敢跟嘤鸣明面上为敌。悫嫔对嘤鸣这个舒妃的得宠、以及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着实有些犯怵。这点小东西,想要一举搬倒盛宠的舒妃。悫嫔并没有十足的信心。若是一个处置不善,还会在皇帝心中留下“恩将仇报”的坏印象。弄不好,便是得不偿失。
所以悫嫔才一连考虑的多日,悫嫔自然不会放过窃得的把柄,可这个把柄该向谁告发、该怎么告发,着实需要细细思量。
一直到第七日的午后,才刚刚午睡醒来的嘤鸣便听说悫嫔匆匆赶去了皇后的镂月开云殿。
悫嫔临盆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已经许久没有去给皇后请安了,却乍然去了皇后处
嘤鸣不禁笑了,悫嫔居然选择向皇后告发,而不是太后吗
倒是个明智的选择,一则皇后是六宫之主,出了事儿禀报皇后自然是没错儿的;二则太后病瘫在榻上,的确不宜被打扰;三则悫嫔也厌恨这太后这个老刁婆呢,只怕不愿意涉足太后的宫殿。
然而,嘤鸣没有等到皇后的传召,却听闻皇后去了太后处。
呵呵,悫嫔把皮球踢给皇后,皇后却把这个烫伤的山芋丢给太后吗
皇后看样子也不蠢,皇后和悫嫔一样,不愿意放过这个问罪她的把柄,可是又不愿承担其中的风险,所以皇后便去禀报太后了是吗
下午申时初刻,灼灼红日已经略有西斜,一整日的暑热也开始渐渐散去,就在这个时候太后身边的江吉嬷嬷来了。
“奉太后懿旨,请舒妃娘娘前往澹泊宁静殿回话。”
嘤鸣温婉一笑,既然是这位江吉嬷嬷来请,她便放心了。别人不晓得,她可是记得真真的,江吉氏可是皇帝暗查在太后身边的一枚最深的钉子呢。若太后真要为难她,皇帝必然会得到消息。何况再过个把时辰,天就该黑了呢
澹泊宁静殿。
“臣妾纳兰氏给太后请安,太后万福金安。”嘤鸣不慌不忙见了大礼。
殿中空旷,太后正坐在罗汉榻上,腿上盖着条明黄色团凤织金薄被,身上穿的虽是家常衣着,却不怒自威。皇后仪容端方,端端正正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不苟颜色。而九个月身孕的悫嫔也在,不过太后不喜悫嫔,哪怕悫嫔身子再重,也只能侍立一侧。嘤鸣暗自瞧着,悫嫔似乎站得久了,已经有些艰难的样子,半个身子都斜倚在宫女身上,那肚子显得格外高耸,颤巍巍、晃悠悠的,仿佛要破壳而出一般。唉,都这么大的肚子了,就不能消停着点吗
“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娘娘万福。”嘤鸣又二度屈膝,给皇后见了请安礼。
一旁侍立的悫嫔则忙扶着自己粗粗的腰肢,草草一屈膝,算是给她见了礼了。虽然不甚周全,可她是孕妇,自然是有几分特权的。
太后冷眼扫了嘤鸣一眼,一抹嗔怒油然而生,她那张苍老的脸仿佛瞬间被乌云遮蔽一般,下一刻便是雷霆暴雨般的怒斥:“舒妃你可知罪”
太后的问罪,自然早在嘤鸣意料之中。嘤鸣急忙露出惊慌之色,忙道:“臣妾惶恐,实在不知哪里有错,还请太后明示。”嘤鸣神态虽然惊慌,心里却一点也不慌,甚至偷换词汇,把太后的“罪”换做了“错”,犯罪和犯错,可不是一个级别的。
第360章不配居妃位
“舒妃你不是三岁小孩子了少跟哀家装无知”太后的训斥之声如洪钟一般,“论语伯泰一篇,你给哀家背诵来”
嘤鸣垂首称“是”,便开始背诵,“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嘤鸣背诵得很是流畅,虽然语速不快,但却无半分停滞涩顿,可见早已牢记于心,且一字一句俱是十分清晰,细腻清澈的声音在空旷华丽的殿阁中回荡。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
背诵到曾子的这一句名言的时候,嘤鸣却戛然而止了,并不是她忘记了接下来是什么,而是接下来的字不能背诵出口。这一句可谓人尽皆知,便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对于那些不能念出的避讳字,幼时入读的时候,先生教导过。若是犯及本朝皇帝名讳的字,有同义字的便以同义字替换,若不可替换,则写的时候要少一笔,这算不得错别字。尤其考科举的秀才、举人更需警醒,若是一旦写了避讳字,无论你写得如何花团锦簇,也只能落第了。落第还是好运的,若是一个不慎,落下一个不敬皇帝的罪名,只怕小命都要危矣尤其清朝的文字狱十分严苛,自然必须提起十二万分的小心
因此这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中的“弘”字是皇帝的名讳,是不能念出口的,写的时候,也必须缺一笔。也就是最后那个点,不能点,只有皇帝自己一人可以些全字,其余全天下人就只能写白字,否则便是犯了忌讳
顿了许久,嘤鸣才继续道:“是不可以不毅,任重而道远。”“弘”实在想不出什么好替代的词。便只能跳过去了。
背诵完了这句。太后便怒哼一声,“舒妃这不是懂避讳吗明知是犯了皇帝名讳,竟还写了明知道是罪。竟还犯了这叫哀家如何能轻纵”太后怒斥着,顺手便将桌上的一张写满了小楷的宣纸扔了过来。
那宣纸飘飘扬扬,轻轻落在了嘤鸣脚下。
便是日前,她丢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