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7(2 / 2)
曹是炎帝第五世祝融八姓之一的族称。曹上部取象在灵台瑶台或坛台设立的春秋东西卯酉二建木,是两个“东”字左右并列,表示卯和酉在一条水平线上,中间穿过建木。下部就是灵台,又是日出汤谷的象形。曹姓始祖陆终五子安。曹族迁到中国台湾后称为曹人。周文王第13子振铎封曹得姓。
常是常羲氏姓氏,与尚书繁简字。常由、且碑、挺木牙交巾组成。常羲氏主月亮观测,制定十二月太阴历。常羲观月占月的地点叫作“昌”,是一座方形立体的坛,四角立四根石柱为窗户形作为游表,坛高三重,坛面为八方九宫形,各置一根石柱作为圭表,中央为主表为常字头,也就是“昌”字上方弧线上的石柱天表,它是天齐、天心宀。常羲在坛上守候在天齐石表前看月亮东西行进的规律,用天齐两侧的长方形表示。“尚”便是由天齐天穹为常字头和坛台“昌”口组成。在“尚”或“昌”下再置天干或天门巾,就是“常”,属于迭木架屋的造字方法。昌意即常羲,又作常仪、昌义。“尚”是郑氏酉姓天门灵台,是黑蛇虺族共工氏天门灵台。
陈是太昊氏炎帝氏及其后裔的天文中心的象征。陈由“东”和“太阳升降的阶梯”组成。东为日在水中,此木又叫木專木、扶木、扶桑、若木、建木。日在木下为杳,日在树顶为杲,日在地平为旦,日在山下为昏,日在午前午后为昃。当木專木转为建木天竿时称为“重”,所以古代“重”、“东”为一义。树立“扶桑”或“扶木”的地方为“陈”,古代有陈仓、陈留、陈等,它们都是天文观测中心,也都是当时的首都或京城。风陈以燧人氏裔锋氏为始祖,妫陈以胡公满为始祖。
程是炎帝第五世祝融八姓之一的族称,由“禾”和“呈”组成。炎帝神农氏擅长种植谷物,所以程从“禾”。“呈”是“皇”的变体,炎帝是三皇之一,具有司天掌管天表的至上权,这种世界由程姓继承。风姓别支,始祖吴回。
崔是淮夷的分支,由“山”和“隹”两部分组成。“隹”是短尾鸟,“山”代表大山纪历,中央的山峰叫天齐,两边的山峰称“博山”,是以山峰作为观测日月出没的方位来确定季节的。崔是姜姓别支。炎帝裔孙穆伯封崔邑得姓。
为师再来说说苍颉造字又作“仓颉”
这算得上是老古话了。
相传苍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那时,当官的可并不显威风,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苍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苍颉犯难了。
苍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苍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黄帝见苍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苍颉管。苍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苍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苍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苍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么,形成了文字。
苍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苍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苍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苍颉了。
苍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苍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苍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苍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苍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苍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